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论文

财政分权对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研究--基于W省直管县分权改革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绪论第10-13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页
        1.2.1 研究内容第11页
        1.2.2 研究方法第11页
    1.3 研究的创新点第11-13页
2.理论借鉴、研究综述第13-21页
    2.1 理论借鉴第13-16页
        2.1.1 公共产品理论第13页
        2.1.2 财政分权理论第13-15页
        2.1.3 公共选择理论第15-16页
    2.2 文献综述第16-19页
        2.2.1 财政分权与公共产品供给第16-18页
        2.2.2 省直管县第18-19页
    2.3 文献评述第19-21页
3.制度分析框架第21-39页
    3.1 财政制度变迁第21-23页
        3.1.1 大计划时期(1950-1978)第21页
        3.1.2 财政包干时期(1978-1993)第21-22页
        3.1.3 分税制时期(1994-2002)第22-23页
        3.1.4 后分税制时期(2003年至今)第23页
    3.2 中国式财政分权第23-27页
        3.2.1 顶层驱动的改革模式第23页
        3.2.2 财政分权与政治集权第23-24页
        3.2.3 财权与事权的非均衡不匹配第24-25页
        3.2.4 独立税权在地方政府中的缺位第25页
        3.2.5 传统财政分权理论绩效不佳第25-26页
        3.2.6 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尚不完善第26-27页
        3.2.7 立法滞后,缺乏法律的刚性约束第27页
    3.3 “后分税制”时期—“省直管县”财政分权改革第27-33页
        3.3.1 “市管县”改革的需求来源第28-29页
        3.3.2 “省直管县”改革的供给第29-33页
    3.4 分权、标尺竞争与地方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行为机理分析第33-39页
        3.4.1 分权—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分析框架第33-36页
        3.4.2 地方政府府际关系公共产品供给偏好第36-39页
4“省直管县”改革—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第39-51页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39页
    4.2 案例分析第39-43页
        4.2.1 H县改革背景第39-40页
        4.2.2 财政分权背景下H县改革绩效第40-42页
        4.2.3 H县改革存在的问题第42-43页
    4.3 实证分析第43-49页
        4.3.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第43-45页
        4.3.2 基于样本数据的双重差分法结果第45-48页
        4.3.3 稳健性检验第48-49页
    4.4 实证结论第49-51页
5.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优化探讨第51-55页
    5.1 地方政府供给能力第51-52页
        5.1.1 地方政府府际间财政、事权关系第51页
        5.1.2 转移支付制度第51-52页
    5.2 地方政府供给意愿第52-53页
        5.2.1 政治晋升绩效考核体系第52页
        5.2.2 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第52-53页
        5.2.3 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纵向监督管理第53页
    5.3 结束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投资补贴、产品补贴与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基于代理问题的视角
下一篇:新形势下地方税体系及财源建设研究--基于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