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1.1 牙科椅旁CAD/CAM系统 | 第11页 |
1.2 CEREC系统 | 第11-13页 |
1.3 后牙牙体缺损椅旁CAD/CAM修复修复体分类 | 第13页 |
1.4 CEREC系统可切削材料 | 第13-16页 |
1.4.1 长石质陶瓷 | 第14页 |
1.4.2 白榴石增强的玻璃陶瓷 | 第14-15页 |
1.4.3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 | 第15页 |
1.4.4 氧化锆增强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 | 第15页 |
1.4.5 复合树脂 | 第15-16页 |
1.4.6 其他CEREC椅旁可切削材料 | 第16页 |
1.5 椅旁制作修复体粘接技术 | 第16页 |
1.6 CEREC椅旁修复效果 | 第16-19页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9-21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2.1.1 纳入标准 | 第19页 |
2.1.2 排除标准 | 第19页 |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19-20页 |
2.3 治疗步骤 | 第20页 |
2.4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2.5 临床资料分析 | 第20-21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1-24页 |
3.1 一般情况 | 第21页 |
3.2 CEREC椅旁修复体牙位分布 | 第21-22页 |
3.3 CEREC椅旁修复患牙牙髓情况 | 第22-24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4-29页 |
4.1 CEREC椅旁CAD/CAM系统 | 第24-25页 |
4.2 CEREC椅旁修复的优点 | 第25页 |
4.3 CEREC椅旁修复效果 | 第25-26页 |
4.4 修复失败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4.4.1 修复体折裂 | 第26-27页 |
4.4.2 基牙折裂 | 第27页 |
4.4.3 修复体脱落 | 第27-2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4页 |
附录 | 第34-36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