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际生态博物馆建设研究情况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生态博物馆建设研究情况 | 第13-14页 |
1.2.3 广西龙胜龙脊生态博物馆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途径与方法 | 第15-16页 |
2. 广西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建设背景 | 第16-23页 |
2.1 龙胜的基本情况 | 第16-17页 |
2.2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建设概况 | 第17-20页 |
2.3 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建设情况 | 第20-23页 |
3. 广西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发展现状 | 第23-31页 |
3.1 管理运行现状 | 第23-26页 |
3.1.1 组织机构 | 第23-24页 |
3.1.2 规章制度 | 第24-25页 |
3.1.3 人员配备 | 第25页 |
3.1.4 运行机制 | 第25-26页 |
3.1.5 经费来源 | 第26页 |
3.2 建设发展现状 | 第26-31页 |
3.2.1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第26-28页 |
3.2.2 村民参与 | 第28-29页 |
3.2.3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 第29-31页 |
4. 广西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 | 第31-37页 |
4.1 政府主导层面 | 第31-33页 |
4.1.1 经费投入有限 | 第31页 |
4.1.2 人员配备不足 | 第31-33页 |
4.1.3 多头管理和协调不畅 | 第33页 |
4.2 专家指导层面 | 第33-34页 |
4.2.1 宣传和培养力度需要加强 | 第33-34页 |
4.2.2 “文化代理”仍占主导地位 | 第34页 |
4.3 村民参与层面 | 第34-36页 |
4.3.1 认知模糊 | 第34-35页 |
4.3.2 参与程度有限 | 第35页 |
4.3.3 缺乏动员和激励机制 | 第35-36页 |
4.4 生态馆自身层面 | 第36-37页 |
4.4.1 缺乏主观能动性 | 第36页 |
4.4.2 执行和落实有差距 | 第36-37页 |
5. 广西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第37-44页 |
5.1 政府主导层面 | 第37-39页 |
5.1.1 密切联系实际,编制新时期可持续发展规划 | 第37页 |
5.1.2 加大人员投入力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 第37-38页 |
5.1.3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 第38页 |
5.1.4 加强沟通协调力度,为可持续发展理顺协商合作机制 | 第38-39页 |
5.2 专家指导层面 | 第39-40页 |
5.2.1 加强培养培训力度,为可持续发展奠定智力基础 | 第39-40页 |
5.2.2 实施动态考核制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 第40页 |
5.3 村民参与层面 | 第40-42页 |
5.3.1 加强组织和提高重视 | 第41页 |
5.3.2 强化社区参与程度 | 第41页 |
5.3.3 探索建立村民参与激励机制 | 第41-42页 |
5.4 生态馆自身层面 | 第42-44页 |
5.4.1 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 第42页 |
5.4.2 加大文化旅游品牌开发力度,实现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双赢 | 第42-44页 |
6.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