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IC厌氧反应器运行过程微生物群落演替及功能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5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制药废水概述第9-14页
        1.2.1 制药废水来源和特点第9-10页
        1.2.2 制药废水处理现状第10-14页
    1.3 IC厌氧反应器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IC厌氧反应器工作原理及构造第14-15页
        1.3.2 IC厌氧反应器的优点第15页
        1.3.3 IC厌氧反应器的应用现状第15-17页
    1.4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第17-22页
        1.4.1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方法的发展第17-20页
        1.4.2 高通量测序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第20-22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23页
    1.6 研究内容及特色第23-25页
        1.6.1 研究内容第23页
        1.6.2 论文特色第23-24页
        1.6.3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5-31页
    2.1 实验材料第25-26页
        2.1.1 废水来源及基本理化性质第25页
        2.1.2 污泥来源第25页
        2.1.3 实验药品第25-26页
    2.2 实验仪器和装置第26-27页
        2.2.1 实验仪器第26页
        2.2.2 实验装置第26-27页
    2.3 常规水质分析测试方法第27-29页
        2.3.1 COD的测定第27-28页
        2.3.2 硫酸根的测定第28页
        2.3.3 氨氮的测定第28-29页
        2.3.4 VFA的测定第29页
    2.4 高通量测序分析步骤第29-31页
第3章 IC厌氧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启动和运行研究第31-41页
    3.1 IC厌氧反应器的启动和运行第31页
    3.2 实验影响因素分析第31-33页
        3.2.1 接种污泥第31-32页
        3.2.2 温度第32页
        3.2.3 营养物质第32页
        3.2.4 pH值第32-33页
        3.2.5 有毒有害物质第33页
    3.3 启动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3-37页
        3.3.1 COD的去除第33-34页
        3.3.2 硫酸根的去除第34-35页
        3.3.3 氨氮的去除第35-36页
        3.3.4 pH和VFA的变化第36-37页
    3.4 运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7-39页
        3.4.1 COD的去除第37-38页
        3.4.2 硫酸根的去除第38页
        3.4.3 氨氮的变化第38-39页
        3.4.4 pH和VFA的变化第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第41-52页
    4.1 高通量测序分析第41-42页
    4.2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42-47页
        4.2.1 多样性指数第42-43页
        4.2.2 细菌群落组成分析第43-45页
        4.2.3 古菌群落组成分析第45-47页
    4.3 环境因素分析第47-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5章 结论和展望第52-55页
    5.1 结论第52-54页
    5.2 展望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豆根瘤对重金属铜的吸附特性研究
下一篇:高浓度COD抗生素生产废水处理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