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白垩系石门潭组火山岩岩相模式与成因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10-16页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火山岩油气藏勘探现状第10-11页
        1.2.2 火山岩储层研究现状第11页
        1.2.3 关于火山机构和火山岩相的研究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3-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页
        1.3.2 技术方法与路线第13-15页
    1.4 实物工作量第15-16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6-20页
    2.1 研究区位置第16-17页
    2.2 西湖凹陷地质背景第17-20页
        2.2.1 构造特征第17-19页
        2.2.2 火成岩发育特征第19-20页
第3章 平北地区火山岩岩性特征第20-37页
    3.1 盆地火山岩分类体系第20-22页
        3.1.1 一级分类:按成岩方式划分第20-21页
        3.1.2 二级分类:按化学成分划分第21-22页
        3.1.3 三级分类:按碎屑粒度划分第22页
    3.2 岩石类型基本特征第22-25页
        3.2.1 火山熔岩类第22-23页
        3.2.2 火山碎屑熔岩类第23页
        3.2.3 火山碎屑岩类第23-24页
        3.2.4 沉火山碎屑岩类第24页
        3.2.5 沉积岩第24页
        3.2.6 深成岩第24-25页
    3.3 平北地区岩性特征第25-31页
        3.3.1 火山熔岩类第25-26页
        3.3.2 火山碎屑熔岩类第26页
        3.3.3 火山碎屑岩类第26-28页
        3.3.4 沉火山碎屑岩类第28页
        3.3.5 沉积岩第28-30页
        3.3.6 深成岩第30-31页
    3.4 岩性校正第31-34页
        3.4.1 岩性校正依据第31页
        3.4.2 岩性校正类型第31-34页
    3.5 火山岩的分布第34-37页
        3.5.1 平北地区总体岩性分布特征第34-35页
        3.5.2 平北地区南部、中部、北部岩性分布特征第35-37页
第4章 平北地区火山岩岩相类型及特征第37-49页
    4.1 火山岩相分类体系第37页
    4.2 火山岩相的地质特征和识别标志第37-46页
        4.2.1 火山通道相-隐爆角砾岩亚相第37-40页
        4.2.2 爆发相-热碎屑流亚相第40-41页
        4.2.3 爆发相-热基浪亚相第41-42页
        4.2.4 爆发相-空落亚相第42页
        4.2.5 喷溢相-上部亚相第42-43页
        4.2.6 喷溢相-中部亚相第43-44页
        4.2.7 喷溢相-下部亚相第44页
        4.2.8 火山沉积相-含外碎屑火山沉积亚相第44-45页
        4.2.9 火山沉积相-再搬运火山碎屑沉积岩亚相第45页
        4.2.10 火山沉积相-凝灰岩夹煤沉积亚相第45-46页
    4.3 平北地区总体岩相分布特征第46-47页
    4.4 平北地区南部、中部、北部岩相分布特征第47-49页
第5章 平北地区火山岩相模式第49-59页
    5.1 相序第49-51页
    5.2 岩相模式第51-59页
        5.2.1 复合模式第52-53页
        5.2.2 热碎屑流模式第53-54页
        5.2.3 热基浪模式第54-57页
        5.2.4 火山沉积模式第57-59页
第6章 认识与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通化盆地三棵榆树断陷下白垩统油气勘探前景分析
下一篇: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页岩段有机质富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