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 绪论 | 第7-8页 |
| 1 退耕还林(草)补偿的基本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8-15页 |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 ·相关理论依据 | 第9-11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 2 我国退耕还林(草)补偿机制的发展概况 | 第15-23页 |
| ·我国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 ·现行退耕还林(草)补偿政策与补偿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退耕还林还草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其原则 | 第18-23页 |
| 3 我国退耕还林(草)补偿机制的实施成效 | 第23-31页 |
| ·退耕还林(草)补偿机制的实施现状 | 第23-25页 |
| ·退耕还林(草)补偿机制的实施成效 | 第25-31页 |
| 4 我国现行退耕还林(草)补偿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 ·补偿主体单一 | 第31页 |
| ·补偿对象的缺位 | 第31-32页 |
| ·补偿标准的缺陷 | 第32-33页 |
| ·政府方面的缺失 | 第33-34页 |
| 5 完善退耕还林还草补偿机制的对策 | 第34-37页 |
| ·建立并完善多元主体 | 第34页 |
| ·县政府应纳入补偿对象范围 | 第34页 |
| ·拟订合理的补偿标准 | 第34-35页 |
| ·完善多元化补偿资金筹措方式 | 第35页 |
| ·配套补偿的建立及其补偿机制的完善 | 第35-37页 |
| 结论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中文摘要 | 第44-46页 |
| Abstract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