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5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6-8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12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储能系统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 | 第15-28页 |
2.1 主动配电网概述 | 第15-19页 |
2.2 储能技术的分类 | 第19-20页 |
2.3 储能系统与主动配电网的关系 | 第20-21页 |
2.4 储能系统在主动配电网中发挥的作用 | 第21-23页 |
2.5 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模型介绍 | 第23-26页 |
2.5.1 超级电容器动态模型 | 第23-24页 |
2.5.2 蓄电池动态模型 | 第24-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计及经济效益的主动配电网电池储能系统优化配置 | 第28-34页 |
3.1 主动配电网电池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模型 | 第28-29页 |
3.1.1 BESS收益模型 | 第28页 |
3.1.2 BESS成本模型 | 第28-29页 |
3.1.3 目标函数 | 第29页 |
3.2 约束条件 | 第29-30页 |
3.3 模型求解算法 | 第30-31页 |
3.4 算例仿真 | 第31-33页 |
3.4.1 算例说明 | 第31-32页 |
3.4.2 算例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基于成本分析的主动配电网混合储能优化配置 | 第34-44页 |
4.1 主动配电网混合储能数学模型 | 第34-36页 |
4.1.1 蓄电池储能系统模型 | 第34-35页 |
4.1.2 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模型 | 第35-36页 |
4.2 目标函数 | 第36-38页 |
4.2.1 成本指标 | 第36-37页 |
4.2.2 供缺电量成本指标 | 第37-38页 |
4.3 约束条件 | 第38-39页 |
4.4 算法介绍 | 第39-40页 |
4.5 算例分析 | 第40-43页 |
4.5.1 算例介绍 | 第40-43页 |
4.5.2 算例结果分析 | 第4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4-46页 |
5.1 总结 | 第44页 |
5.2 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