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宿迁断裂扬州段新构造期活动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无锡-宿迁断裂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5.1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5.2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16-18页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8-30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8页 |
2.2 研究区地层简介 | 第18-25页 |
2.2.1 新近系 | 第18-19页 |
2.2.2 第四纪地层 | 第19-25页 |
2.3 研究区构造背景 | 第25-28页 |
2.4 研究区区域重力特征 | 第28-30页 |
第3章 无锡-宿迁断裂的地球物理勘探 | 第30-51页 |
3.1 断裂带的大地电磁测深 | 第30-34页 |
3.1.1 下扬子电性特征 | 第30-32页 |
3.1.2 MT剖面结果 | 第32-34页 |
3.2 断裂带的浅层地震勘探 | 第34-51页 |
3.2.1 地震地质条件 | 第34-35页 |
3.2.2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第35-39页 |
3.2.3 地震资料解译结果 | 第39-45页 |
3.2.4 断层(点)解释及成果 | 第45-48页 |
3.2.5 新近系底界面起伏形态 | 第48-51页 |
第4章 钻孔勘探与地层对比特征 | 第51-59页 |
4.1 主要剖面介绍 | 第51-56页 |
4.1.1 扬州市ZKYZ02钻孔剖面 | 第51-53页 |
4.1.2 扬州市ZKYZ04钻孔剖面 | 第53-56页 |
4.2 钻孔连井剖面 | 第56-59页 |
第5章 地震活动及现今应力场特征 | 第59-67页 |
5.1 地震活动与分布特征 | 第60-62页 |
5.2 地震烈度特征 | 第62-64页 |
5.3 现今应力场特征 | 第64-67页 |
第6章 讨论 | 第67-69页 |
6.1 无锡-宿迁断裂的构造特征 | 第67页 |
6.2 无锡-宿迁断裂的活动性 | 第67页 |
6.3 活动断裂格局与地震活动关系 | 第67-69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9-70页 |
7.1 结论 | 第69页 |
7.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附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