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立法概况 | 第10-12页 |
(一)行政立法 | 第10-11页 |
(二)刑事立法 | 第11页 |
(三)对立法概况的评析 | 第11-12页 |
二、破坏计算机系统罪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一)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重视不够 | 第12-13页 |
(二)概念更新未能紧跟时代 | 第13页 |
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研究进路 | 第13-18页 |
(一)既往的研究进路 | 第13-16页 |
(二)本文的研究进路 | 第16-18页 |
第一章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概述 | 第18-35页 |
一、信息刑法语境中的信息犯罪 | 第18-30页 |
(一)信息刑法的界定 | 第19-21页 |
(二)信息犯罪的提出 | 第21-25页 |
(三)信息犯罪的研究范围 | 第25-26页 |
(四)信息法益及其内涵 | 第26-30页 |
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概述 | 第30-35页 |
(一)信息法益下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 | 第30-31页 |
(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概念及特征 | 第31-35页 |
第二章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构成要件分析 | 第35-51页 |
一、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法益 | 第35-37页 |
二、客观构成要件 | 第37-47页 |
(一)实行行为 | 第37-41页 |
(二)行为对象 | 第41-44页 |
(三)危害后果 | 第44-47页 |
三、主观构成要件 | 第47-51页 |
(一)故意 | 第47-48页 |
(二)过失 | 第48-51页 |
第三章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犯罪形态分析 | 第51-56页 |
一、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犯罪形态的分析进路 | 第51-56页 |
(一)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结果犯 | 第51页 |
(二)以法益衡量作为判断既遂与否的标准 | 第51-53页 |
(三)对实行行为着手的认定 | 第53-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