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自行火炮振动特点及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 第10-13页 |
1.2.1 自行火炮振动特点 | 第10-11页 |
1.2.2 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 第11-13页 |
1.3 非线性隔振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3-16页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2 座椅非线性悬架静态特性 | 第17-27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一种新型座椅非线性悬架 | 第17-19页 |
2.3 静态特性建模 | 第19-22页 |
2.3.1 数学模型建立 | 第19-21页 |
2.3.2 虚拟样机 | 第21-22页 |
2.4 静态特性分析 | 第22-25页 |
2.5 低刚度悬架对阻尼特性的需求分析 | 第25-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座椅-人系统动力学建模 | 第27-48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拉格朗日方程 | 第27页 |
3.3 座椅-人系统力学模型 | 第27-30页 |
3.4 座椅-人系统动力学建模 | 第30-47页 |
3.4.1 刚体质心坐标 | 第31页 |
3.4.2 弹簧、阻尼形变 | 第31-32页 |
3.4.3 坐标及各弹簧阻尼形变对时间一阶导函数 | 第32-34页 |
3.4.4 动能、势能及耗散能 | 第34-35页 |
3.4.5 能量对广义自由度及广义自由度一阶导的偏导函数 | 第35-43页 |
3.4.6 广义力 | 第43页 |
3.4.7 座椅-人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43-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座椅-人系统动态特性 | 第48-72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基于四阶龙格库塔法座椅-人系统动力学模型求解 | 第48-50页 |
4.2.1 四阶龙格库塔方法 | 第48-50页 |
4.2.2 座椅-人系统动力学模型求解 | 第50页 |
4.3 激励建模 | 第50-55页 |
4.3.1 简谐激励 | 第50页 |
4.3.2 多频率组合激励 | 第50-51页 |
4.3.3 随机激励 | 第51-54页 |
4.3.4 冲击载荷激励 | 第54-55页 |
4.4 振动舒适性评价指标 | 第55-57页 |
4.5 座椅-人系统动态响应分析 | 第57-71页 |
4.5.1 位移传递率模型 | 第57-60页 |
4.5.2 简谐激励下各参数对位移传递率特性的影响 | 第60-64页 |
4.5.3 多频率组合激励下座椅-人系统动态响应 | 第64-66页 |
4.5.4 随机激励下各参数对座椅有效幅值传递率的影响 | 第66-68页 |
4.5.5 冲击隔离特性 | 第68-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2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