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无人机数据链收发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来源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1.2.1 国外无人机数据链发展动态 | 第12-14页 |
1.2.2 国内无人机数据链发展动态 | 第14页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4 课题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无人机数据链收发设备总体设计 | 第16-26页 |
2.1 总体组成方案以及实施途径 | 第16-19页 |
2.1.1 总体组成方案 | 第16-17页 |
2.1.2 实施途径 | 第17-19页 |
2.2 系统数据流向架构 | 第19-20页 |
2.3 系统工作原理 | 第20-23页 |
2.4 链路计算 | 第23-25页 |
2.4.1 计算公式 | 第23-24页 |
2.4.2 损耗分析 | 第24页 |
2.4.3 接收机敏度分析 | 第24-25页 |
2.4.4 链路计算结果 | 第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无人机数据链机载系统设计 | 第26-40页 |
3.1 机载端子系统工作原理 | 第26-28页 |
3.1.1 机载端机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3.1.2 功率放大模块原理 | 第27-28页 |
3.2 机载端机设计 | 第28-36页 |
3.2.1 机载发射模块设计实现 | 第28-31页 |
3.2.2 机载接收模块设计实现 | 第31-34页 |
3.2.3 视频图像编码模块 | 第34-36页 |
3.3 电源模块设计 | 第36-37页 |
3.4 机载天线 | 第37-38页 |
3.5 机载端结构设计 | 第38-39页 |
3.5.1 机载端机的热分析设计 | 第38-39页 |
3.5.2 机载端机的减震设计 | 第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无人机数据链地面系统设计 | 第40-67页 |
4.1 地面端子系统工作原理 | 第40-42页 |
4.1.1 地面主机的工作原理 | 第40-41页 |
4.1.2 地面伺服工作原理 | 第41-42页 |
4.2 地面端机设计 | 第42-49页 |
4.2.1 地面端机发射模块设计实现 | 第42-45页 |
4.2.2 地面端机接收模块设计实现 | 第45-47页 |
4.2.3 视频图像解码模块 | 第47-49页 |
4.3 电源模块设计 | 第49-50页 |
4.4 地面天线 | 第50-51页 |
4.4.1 地面发射天线 | 第50页 |
4.4.2 地面接收天线 | 第50-51页 |
4.5 地面伺服转台设计 | 第51-64页 |
4.5.1 伺服硬件设计 | 第51-57页 |
4.5.2 伺服控制软件设计 | 第57-64页 |
4.6 地面端主机结构设计 | 第64-66页 |
4.6.1 地面端机的结构设计 | 第64-66页 |
4.6.2 地面主机其余模块结构设计 | 第6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无人机数据链收发设备试验 | 第67-77页 |
5.1 视频时间延迟试验 | 第67-69页 |
5.1.1 试验目的 | 第67-68页 |
5.1.2 试验要求 | 第68页 |
5.1.3 试验过程 | 第68页 |
5.1.4 试验结果 | 第68-69页 |
5.2 伺服转台试验 | 第69-73页 |
5.2.1 试验目的 | 第69页 |
5.2.2 试验要求 | 第69-70页 |
5.2.3 试验过程 | 第70-72页 |
5.2.4 试验结果 | 第72-73页 |
5.3 联合测试 | 第73-76页 |
5.3.1 试验目的 | 第73页 |
5.3.2 试验要求 | 第73页 |
5.3.3 试验过程 | 第73-75页 |
5.3.4 试验结果 | 第75-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结论 | 第77-78页 |
6.2 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