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林杆菌属模式菌Alsobacter metallidurans SK200a-9在微氧条件下Fe(Ⅱ)介导的脱氮产N2O特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2 脱氮产物N_2O第12-14页
        1.2.1 脱氮产物N_2O的产生第12-13页
        1.2.2 脱氮产物N_2O的危害第13页
        1.2.3 脱氮产物N_2O的控制第13-14页
    1.3 铁离子参与的生物脱氮反应研究第14-16页
    1.4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页
        1.4.2 技术路线图第16-18页
第二章 菌株Alsobacter metallidurans SK200a-9的脱氮关键基因检测第18-25页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8-20页
        2.1.1 菌株Alsobacter metallidurans SK200a-9来源第18页
        2.1.2 DNA的提取和PCR扩增第18-19页
        2.1.3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19页
        2.1.4 数据分析方法第19-20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0-24页
        2.2.1 菌株的16SrRNA系统发育分析第20-21页
        2.2.2 菌株的脱氮基因序列分析第21页
        2.2.3 nirK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第21-23页
        2.2.4 讨论第23-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菌株Alsobacter metallidurans SK200a-9的Fe(Ⅱ)参与的脱氮活性研究第25-35页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5-29页
        3.1.1 反硝化培养基的选取第25-26页
        3.1.2 实验设计第26-27页
        3.1.3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7-28页
        3.1.4 样品各指标测定方法第28-29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9-34页
        3.2.1 菌株的形态学观察与分析第29页
        3.2.2 反硝化培养基的选取第29-30页
        3.2.3 反硝化培养基碳氮比的确定第30-31页
        3.2.4 菌株SK200a-9脱氮体系与反应条件的确定第31-32页
        3.2.5 亚硝酸盐与Fe(Ⅱ)化学反应的确认第32-33页
        3.2.6 讨论第33-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菌株Alsobacter metallidurans SK200a-9脱氮性能的最适亚铁离子浓度条件研究第35-4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4.1.1 实验设计第35-36页
        4.1.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36页
        4.1.3 样品各指标测定方法第36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36-39页
        4.2.1 葡萄糖中不同亚铁离子浓度对菌株脱氮能力的影响第37-38页
        4.2.2 乙酸钠中不同亚铁离子浓度对菌株脱氮能力的影响第38页
        4.2.3 琥珀酸中不同亚铁离子浓度对菌株脱氮能力的影响第38页
        4.2.4 讨论第38-39页
    4.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五章 菌株Alsobacter metallidurans SK200a-9在三种碳源不同浓度下脱氮性能的研究第40-45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40-41页
        5.1.1 实验设计第40-41页
        5.1.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1页
        5.1.3 样品各指标测定方法第41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41-44页
        5.2.1 无碳源添加菌株SK200a-9脱氮活性研究第42页
        5.2.2 菌株SK200a-9利用不同浓度葡萄糖的脱氮活性第42-43页
        5.2.3 菌株SK200a-9利用不同浓度乙酸钠的脱氮活性第43页
        5.2.4 菌株SK200a-9利用不同浓度琥珀酸的脱氮活性第43页
        5.2.5 讨论第43-44页
    5.3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结论与展望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草原区河流河滨带湿地植物性状对不同环境梯度的响应
下一篇:中国艾蛛分类及网的多样性分析(蜘蛛目:园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