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环境下中牟县地下水演变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地下水数值模拟 | 第12-14页 |
1.2.3 变化环境下地下水响应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7-24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2.2 地形地貌 | 第17-18页 |
2.3 水文气象 | 第18-19页 |
2.4 地质概况 | 第19-20页 |
2.5 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 第20-23页 |
2.5.1 水资源分区 | 第20-21页 |
2.5.2 降水 | 第21-22页 |
2.5.3 水资源量 | 第22页 |
2.5.4 水资源开发利用 | 第22-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 第24-51页 |
3.1 地下水系统动态影响因素及类型 | 第24-26页 |
3.1.1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 | 第24页 |
3.1.2 地下水动态类型 | 第24-26页 |
3.2 变化特征分析方法 | 第26-31页 |
3.2.1 趋势性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3.2.2 持续性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3.2.3 突变性分析方法 | 第28-30页 |
3.2.4 周期性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3.3 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 第31-45页 |
3.3.1 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性 | 第31-36页 |
3.3.2 地下水动态变化持续性 | 第36-38页 |
3.3.3 地下水动态变化突变性 | 第38-41页 |
3.3.4 地下水动态变化周期性 | 第41-45页 |
3.4 气象因素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 | 第45-50页 |
3.4.1 气象因素变化特征 | 第45-48页 |
3.4.2 气象因素对地下水动态影响分析 | 第48-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 | 第51-63页 |
4.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第51-52页 |
4.2 地下水运动数学模型 | 第52-53页 |
4.3 地下水运动数值模型 | 第53-58页 |
4.3.1 区域剖分 | 第53页 |
4.3.2 边界条件 | 第53-54页 |
4.3.3 初始流场 | 第54页 |
4.3.4 水文地质参数 | 第54-56页 |
4.3.5 源汇项确定 | 第56-58页 |
4.4 模型识别和验证 | 第58-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变化环境下地下水响应 | 第63-85页 |
5.1 变化环境对地下水影响概述 | 第63-64页 |
5.2 变化环境情景方案 | 第64-75页 |
5.2.1 未来气候因子 | 第65-70页 |
5.2.2 未来气候灌溉需水量 | 第70-72页 |
5.2.3 变化环境情景方案设定 | 第72-75页 |
5.3 变化环境地下水响应 | 第75-83页 |
5.3.1 基准情景 | 第75-77页 |
5.3.2 气候变化情景 | 第77-80页 |
5.3.3 气候变化—自主人类活动情景 | 第80-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85-87页 |
6.1 结论 | 第85-86页 |
6.2 建议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