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高校人员流动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第15页
    1.3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页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18页
        1.5.1 国外研究综述第16-17页
        1.5.2 国内研究综述第17-18页
    1.6 创新点第18-20页
第二章 高校人员流动与知识产权保护概述第20-26页
    2.1 高校知识产权的内容第20页
    2.2 高校专利现状第20-21页
    2.3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特点第21-22页
    2.4 高校人员流动的形式和知识产权流失的渠道第22-23页
    2.5 高校人员流动和知识产权流失与保护的辩证关系第23-26页
第三章 高校人员流动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的典型案例第26-28页
    3.1 案例描述第26-27页
    3.2 案例总结与体会第27-28页
第四章 高校人员流动与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8-34页
    4.1 高校人员流动中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第28-31页
        4.1.1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相关知识缺失第28-30页
        4.1.2 高校人员流动,造成知识产权浪费第30页
        4.1.3 高校人员大量无序流动,致使知识产权隐性流失严重第30-31页
    4.2 高校人员流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原因分析第31-34页
        4.2.1 立法滞后,相关制度不完善第31页
        4.2.2 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队伍不健全,经费投入少第31-32页
        4.2.3 高校人员待遇相对不高,激励机制不健全第32页
        4.2.4 对侵权行为,重行政惩罚,轻刑法执法第32-34页
第五章 国外高校人员流动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经验及启示第34-41页
    5.1 美国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第34-36页
        5.1.1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第34页
        5.1.2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第34-35页
        5.1.3 明确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第35-36页
        5.1.4 技术管理机构健全第36页
    5.2 日本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第36-38页
        5.2.1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第36-37页
        5.2.2 完善的知识产权政策法律体系第37页
        5.2.3 明确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第37-38页
        5.2.4 管理体系及机构健全第38页
        5.2.5 激励机制有效、利益分配均衡第38页
    5.3 国外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的启示第38-41页
        5.3.1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与教育第39页
        5.3.2 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第39页
        5.3.3 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第39-40页
        5.3.4 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第40页
        5.3.5 设立统一的法定技术转移机构,明确法定职责第40-41页
第六章 我国高校人员流动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第41-53页
    6.1 提高高校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第41-42页
    6.2 建立高校知识产权的专门管理机构,加强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第42-45页
        6.2.1 高校设立知识产权的专门管理机构第42-44页
        6.2.2 加强高校知识产权档案的规范管理第44-45页
    6.3 健全高校人员流动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规章制度第45-48页
        6.3.1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人事档案的管理相结合制度第45-46页
        6.3.2 完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第46页
        6.3.3 构建知识产权激励制度,积极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第46-47页
        6.3.4 通过签订保护协议或竟业禁止协议,规范科研人员的行为第47-48页
    6.4 完善高校人员的内部管理,减少高校人员的无序流动第48-50页
        6.4.1 尊重人员流动规律,做好校内人员的稳定工作第48页
        6.4.2 建立学校内部的人员流动的管理办法,达到前期预防的目的第48-49页
        6.4.3 人员流动时解决相关知识产权问题第49页
        6.4.4 建立职务成果监控机制和体系,做好后期跟踪与预警第49-50页
    6.5 实行高校人员流动的“转会制”,保护学校的知识产权第50-53页
        6.5.1 高校人员流动实行“转会制”的积极作用第50-51页
        6.5.2 高校人员流动实行“转会制”的主要内容第51-52页
        6.5.3 高校人员流动实行“转会制”注意的问题第52-53页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59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59-60页
附件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贪污贿赂犯罪的数额问题研究
下一篇:彩礼返还规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