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5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特色创新 | 第16-18页 |
2 院校联合定向培养模式的内涵 | 第18-22页 |
2.1 院校联合的内涵 | 第18-19页 |
2.2 定向培养的内涵 | 第19页 |
2.3 院校联合定向培养的定义 | 第19-20页 |
2.4 院校联合定向培养的意义 | 第20-22页 |
2.4.1 有利于教育目标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接触 | 第20页 |
2.4.2 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可持续发展力 | 第20页 |
2.4.3 有利于医院的节能增效 | 第20-21页 |
2.4.4 有利于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 第21-22页 |
3 资料与方法 | 第22-30页 |
3.1 一般性资料 | 第22页 |
3.1.1 纳入标准 | 第22页 |
3.1.2 排除标准 | 第22页 |
3.2 方法 | 第22-30页 |
3.2.1 培养目标的确立 | 第22-24页 |
3.2.2 在校培训课程的设置 | 第24-25页 |
3.2.3 师资团队的构建 | 第25-26页 |
3.2.4 培养方式及内容 | 第26-27页 |
3.2.5 评估项目与评估工具 | 第27-29页 |
3.2.6 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4 结果 | 第30-33页 |
4.1 第1-3学期考核比较 | 第30页 |
4.2 第4学期考核比较 | 第30页 |
4.3 第4学期ICU专科考核 | 第30-31页 |
4.4 第5-6学期考核比较 | 第31页 |
4.5 第5-6学期护理表现评价比较 | 第31-32页 |
4.6 ICU工作阶段的比较 | 第32-33页 |
5 讨论 | 第33-38页 |
5.1 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 第33页 |
5.2 增加专业课程有助于护生提前掌握重症监护相关知识 | 第33-34页 |
5.3 建立ICU工作坊实现护生从课堂到病房的过度 | 第34页 |
5.4 完善临床教学方法增强护生临床实习的系统性 | 第34-35页 |
5.5 临床实践规范化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链接 | 第35页 |
5.6 医院和学校联合组织实施培训缩短ICU新入职护士的临床不应期 | 第35-36页 |
5.7 培训中尚需改进完善的问题 | 第36-38页 |
5.7.1 理论培训仍不完善 | 第36页 |
5.7.2 联合培养的时间设置不够深入 | 第36-37页 |
5.7.3 考核模式上的取舍 | 第37页 |
5.7.4 取材来源的不均一性 | 第37-38页 |
6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录 | 第42-44页 |
综述 | 第44-50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