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数据传输技术论文

干扰对齐及其在多小区多用户MIMO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缩略语说明表第16-18页
数学符号表第18-20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4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0-22页
    1.2 技术发展与现状第22-26页
    1.3 干扰对齐技术第26-42页
        1.3.1 自由度第27-29页
        1.3.2 干扰对齐分类第29-32页
            1.3.2.1 时域干扰对齐第30页
            1.3.2.2 频域干扰对齐第30-31页
            1.3.2.3 空域干扰对齐第31-32页
        1.3.3 多用户MIMO IC信道干扰对齐方法第32-42页
            1.3.3.1 K用户MIMO IC信道第33-34页
            1.3.3.2 闭式干扰对齐算法第34-36页
            1.3.3.3 可行性和自由度第36-38页
            1.3.3.4 迭代干扰对齐算法第38-42页
    1.4 论文研究思路、主要贡献和内容安排第42-46页
        1.4.1 论文研究思路第42-43页
        1.4.2 论文主要贡献第43-44页
        1.4.3 论文结构安排第44-46页
第二章 多小区多用户MIMO系统迭代干扰对齐算法第46-68页
    2.1 引言第46-48页
    2.2 系统模型第48-50页
    2.3 干扰对齐的可行性和自由度第50-54页
        2.3.1 多小区干扰对齐实现前提第50-52页
        2.3.2 多小区干扰对齐可行性条件第52-54页
    2.4 MIMO IBC信道迭代IA算法第54-61页
        2.4.1 多小区Max-SINR优化算法第55-58页
        2.4.2 多小区Max-SLNR优化算法第58-61页
        2.4.3 算法复杂度第61页
    2.5 仿真分析第61-67页
    2.6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三章 多小区MIMO系统基于用户选择的干扰对齐方案第68-85页
    3.1 引言第68-69页
    3.2 系统模型第69-71页
    3.3 有限信号维度和干扰对齐可行性第71-72页
    3.4 结合用户选择的IA方案第72-77页
        3.4.1 现有用户选择迭代IA方案第72-74页
        3.4.2 优化方案第74-77页
    3.5 仿真分析第77-84页
    3.6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四章 多小区MIMO系统基于部分连接信道的干扰对齐方案第85-106页
    4.1 引言第85-87页
    4.2 部分连接MIMO IC信道迭代IA方案第87-95页
        4.2.1 系统模型第87-89页
        4.2.2 L2干扰源MIMO IC信道串行迭代IA方案第89-92页
        4.2.3 可行性条件及自由度第92页
        4.2.4 仿真分析第92-95页
    4.3 部分连接MIMO IBC信道迭代IA方案第95-101页
        4.3.1 系统模型第96-98页
        4.3.2 L干扰源MIMO IBC信道的迭代IA方案第98-100页
        4.3.3 可行性条件及自由度第100-101页
    4.4 仿真分析第101-105页
    4.5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五章 认知无线网络中的迭代认知干扰对齐方案第106-126页
    5.1 引言第106-107页
    5.2 次网络为MIMO IC场景第107-116页
        5.2.1 系统模型第107-109页
        5.2.2 可行性条件及自由度分析第109-111页
        5.2.3 基于用户选择的迭代CIA方案第111-113页
        5.2.4 仿真分析第113-116页
    5.3 次网络为MIMO IBC场景第116-124页
        5.3.1 系统模型第116-119页
        5.3.2 可行性条件及自由度分析第119-120页
        5.3.3 基于用户选择的迭代CIA扩展方案第120-122页
        5.3.4 仿真分析第122-124页
    5.4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26-129页
    6.1 全文内容总结第126-127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127-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42-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拖尾雷达杂波模型及其背景下的扩展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概率计算的无线通信DSP系统高效VLSI实现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