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结构 | 第10-11页 |
·磁性纳米粒子的种类及制备方法 | 第11-13页 |
·球磨法 | 第11页 |
·水热法 | 第11-12页 |
·微乳液法和反相微乳液法 | 第12页 |
·热分解法 | 第12页 |
·沉淀法 | 第12-13页 |
·制备磁性微球所用的高分子材料 | 第13-14页 |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溶胀法 | 第14页 |
·单体聚合法 | 第14-16页 |
·包埋法 | 第16页 |
·高分子磁性微球的优越性能 | 第16-18页 |
·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 | 第16-17页 |
·磁响应性 | 第17-18页 |
·生物相容性 | 第18页 |
·表面功能基团特性 | 第18页 |
·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应用 | 第18-21页 |
·细胞分离 | 第18-19页 |
·靶向给药 | 第19-20页 |
·固定化酶 | 第20-21页 |
·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 第21页 |
·选题的理论依据、研究设想和创新之处 | 第21-24页 |
·理论依据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创新之处 | 第22-24页 |
第2章 Fe_3O_4/P(MAA-co-NVP)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第24-44页 |
·引言 | 第24-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8页 |
·试剂 | 第25页 |
·仪器 | 第25-26页 |
·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26页 |
·Fe_3O_4纳米粒子表面氨基化 | 第26-27页 |
·APTES修饰的Fe_3O_4纳米粒子表面引入异氰酸酯键 | 第27页 |
·H_(12)MDI官能化的Fe_3O_4表面引入引发剂AMNHP | 第27页 |
·Fe_3O_4/P(MAA-co-NVP)交联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 | 第27页 |
·反应过程及结构示意图 | 第27-28页 |
·实验表征 | 第28-30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8-29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29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页 |
·磁性分析 | 第29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29-30页 |
·密度分析 | 第30页 |
·热分析 | 第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42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0-32页 |
·偶氮引发剂(AMNHP)的差热扫描量热分析(DSC) | 第32-33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3-34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4-37页 |
·透射电镜分析 | 第37-40页 |
·磁性能分析(VSM)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3章 磁性复合微球的药物释放行为研究 | 第44-56页 |
·前言 | 第44-47页 |
·实验部分 | 第47-50页 |
·试剂 | 第47页 |
·仪器 | 第47页 |
·缓冲溶液的配置 | 第47页 |
·标准工作曲线的确定 | 第47页 |
·Fe_3O_4/P(MAA-co-NVP)磁性微球对咖啡因的吸附 | 第47-48页 |
·药物释放 | 第48-49页 |
·磁性微球的载药和缓释过程示意图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5页 |
·Fe_3O_4/P(MAA-co-NVP)磁性微球的pH敏感行为研究 | 第50-51页 |
·Fe_3O_4/P(MAA-co-NVP)磁性微球的药物缓释行为研究 | 第51-54页 |
·Fe_3O_4/P(MAA-co-NVP)磁性复合微球的环境稳定性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