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3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19页 |
2.1 企业集团相关理论 | 第13-14页 |
2.1.1 企业集团的特征 | 第13页 |
2.1.2 企业集团的作用 | 第13-14页 |
2.2 企业集团管控模式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2.2.1 企业集团管控内涵 | 第14页 |
2.2.2 集团管控模式类型 | 第14-15页 |
2.2.3 集团管控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15页 |
2.2.4 企业集团管控模式落实的途径 | 第15-16页 |
2.3 办公室综合管理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2.3.1 办公室管理的涵义 | 第16-17页 |
2.3.2 办公室管理的内容 | 第17页 |
2.3.3 办公室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7页 |
2.3.4 企业集团管控模式下办公室管理体系的发展 | 第17-18页 |
2.3.5 全球化时代下对办公室管理体系的新要求 | 第18-19页 |
第三章 X集团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 第19-34页 |
3.1 X集团概况 | 第19-20页 |
3.2 X集团总部组织机构及流程分析 | 第20-23页 |
3.2.1 组织机构分析 | 第20-22页 |
3.2.2 组织流程分析 | 第22-23页 |
3.3 X集团公司管控模式分析 | 第23-27页 |
3.3.1 集团母子公司管控方式 | 第23-25页 |
3.3.2 董事会治理状况 | 第25-26页 |
3.3.3 战略、资金、人事管理 | 第26-27页 |
3.4 办公室综合管理系统分析 | 第27-31页 |
3.4.1 办公室在总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8-29页 |
3.4.2 办公室管理职能 | 第29-30页 |
3.4.3 X集团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 第30-31页 |
3.5 X集团办公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4页 |
3.5.1 落后于企业发展的需要 | 第31-32页 |
3.5.2 办公室监督、参谋作用发挥的少 | 第32-33页 |
3.5.3 缺少高效的信息管理平台 | 第33页 |
3.5.4 缺乏科学的管理工具 | 第33-34页 |
第四章 X集团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基础准备 | 第34-38页 |
4.1 X集团总部机关管理制度完善 | 第34-35页 |
4.1.1 行政管理制度梳理和完善 | 第34-35页 |
4.1.2 办公室管理规章制度完善 | 第35页 |
4.2 X集团总部机关组织结构及流程优化 | 第35-38页 |
4.2.1 总部机关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模式 | 第35页 |
4.2.2 总部机关组织结构及流程优化 | 第35-38页 |
第五章 X集团管理信息系统优化 | 第38-52页 |
5.1 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38-42页 |
5.1.1 信息化建设落后于企业的战略发展 | 第38-40页 |
5.1.2 缺少辅助管理决策的工具和手段 | 第40-41页 |
5.1.3 缺乏全盘统筹 | 第41-42页 |
5.1.4 总体上处于“基础应用阶段” | 第42页 |
5.2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第42-45页 |
5.2.1 整体框架下分步实施 | 第42-43页 |
5.2.2 建立板块一体化信息化平台 | 第43-44页 |
5.2.3 构筑集团管控信息化支持平台 | 第44页 |
5.2.4 提高集团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效率 | 第44-45页 |
5.2.5 以广域内网提供通信网络基础支撑 | 第45页 |
5.3 管理信息系统实施 | 第45-48页 |
5.3.1 一体化平台建设 | 第45-46页 |
5.3.2 业务系统建设 | 第46页 |
5.3.3 大数据信息港建设与信息采集 | 第46-47页 |
5.3.4 阶段实施计划 | 第47-48页 |
5.4 实施风险分析 | 第48-52页 |
5.4.1 实施队伍的组织 | 第48页 |
5.4.2 实施时间和进度控制 | 第48-49页 |
5.4.3 实施成本和质量控制 | 第49-50页 |
5.4.4 系统安全控制 | 第50-51页 |
5.4.5 系统集成的实现 | 第51-52页 |
第六章 X集团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及评价 | 第52-57页 |
6.1 间接效益 | 第52-53页 |
6.1.1 管理水平提升 | 第52页 |
6.1.2 提升了各级人员的IT应用技能与素质 | 第52-53页 |
6.1.3 辅助管理人员有效落实经营决策 | 第53页 |
6.2 直接效益 | 第53-55页 |
6.2.1 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 第53页 |
6.2.2 公司成本费用降低 | 第53-54页 |
6.2.3 管理效益明显提升 | 第54页 |
6.2.4 财务费用减少 | 第54-55页 |
6.3 助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 第55页 |
6.4 支撑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 第55-57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7-60页 |
7.1 结论 | 第57-58页 |
7.1.1 本文主要观点 | 第57-58页 |
7.1.2 本文贡献 | 第58页 |
7.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