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引言 | 第15页 |
1.2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概况 | 第15-18页 |
1.2.1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 第15-16页 |
1.2.2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原理 | 第16页 |
1.2.3 聚合物锂离子电解质的分类 | 第16-18页 |
1.3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简介 | 第18-21页 |
1.3.1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分类 | 第18页 |
1.3.2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 第18-21页 |
1.4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发展趋势 | 第21-23页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实验仪器、药品与测试分析 | 第25-30页 |
2.1 实验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2.2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6页 |
2.3 测试内容和方法 | 第26-30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DR) | 第26-27页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7页 |
2.3.3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7页 |
2.3.4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第27页 |
2.3.5 拉伸性能测试 | 第27-28页 |
2.3.6 孔隙率及吸液率 | 第28页 |
2.3.7 离子电导率测试 | 第28页 |
2.3.8 电化学稳定窗.测试 | 第28页 |
2.3.9 循环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2.3.10 界面稳定性测试 | 第29-30页 |
第3章 锂电池用PVDF/PEO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性能研究 | 第30-42页 |
3.1 前言 | 第3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41页 |
3.3.1 表面形貌分析(SEM) | 第31-32页 |
3.3.2 DSC分析 | 第32-33页 |
3.3.3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3-34页 |
3.3.4 拉伸性能 | 第34-35页 |
3.3.5 孔隙率与吸能力 | 第35-37页 |
3.3.6 电化学性能 | 第37-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聚氨酯锂盐(PLS)掺杂PVDF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性能的研究 | 第42-54页 |
4.1 前言 | 第42-43页 |
4.2 试验部分 | 第43-44页 |
4.2.1 聚氨酯锂盐的制备 | 第43页 |
4.2.2 PVDF基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 第43-44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53页 |
4.3.1 表面形貌分析(SEM) | 第44-45页 |
4.3.2 DSC测试 | 第45-46页 |
4.3.3 XRD分析 | 第46-47页 |
4.3.4 吸液率与孔隙率 | 第47-48页 |
4.3.5 电化学性能 | 第48-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改性SiO_2掺杂PVDF的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 第54-67页 |
5.1 前言 | 第54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4-56页 |
5.2.1 聚合物锂盐(PAL)的制备 | 第54-55页 |
5.2.2 聚合物锂盐包覆SiO_2的制备 | 第55页 |
5.2.3 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 第55-56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6-66页 |
5.3.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56页 |
5.3.2 表面形貌分析 | 第56-58页 |
5.3.3 XRD分析 | 第58-59页 |
5.3.4 DSC分析 | 第59-60页 |
5.3.5 孔隙率与吸液率 | 第60-61页 |
5.3.6 机械性能分析 | 第61-62页 |
5.3.7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62-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申请的专利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