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1-16页 |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1-13页 |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3-16页 |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1.4.3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第2章 工行浙江分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及其管理现状分析 | 第18-35页 |
| 2.1 工行浙江分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现状 | 第18-22页 |
| 2.1.1 集团客户的特征与类型 | 第18-19页 |
| 2.1.2 工行浙江分行集团客户概况 | 第19-20页 |
| 2.1.3 工行浙江分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 2.2 工行浙江分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及其成因 | 第22-26页 |
| 2.2.1 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 | 第22-23页 |
| 2.2.2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成因 | 第23-26页 |
| 2.3 工行浙江分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现状 | 第26-32页 |
| 2.3.1 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原则 | 第26-27页 |
| 2.3.2 授信风险管理流程 | 第27-28页 |
| 2.3.3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体系 | 第28-32页 |
| 2.4 工行浙江分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 2.4.1 风险识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 2.4.2 风险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 2.4.3 风险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工行浙江分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体系优化 | 第35-49页 |
| 3.1 贷前风险管理 | 第35-39页 |
| 3.1.1 集团客户识别指标体系 | 第35-36页 |
| 3.1.2 集团客户识别标准 | 第36-37页 |
| 3.1.3 建立贷前风险预警机制 | 第37-39页 |
| 3.2 贷中风险管理 | 第39-46页 |
| 3.2.1 建立集团客户的授信评价体系 | 第39-44页 |
| 3.2.2 实施集团客户授信限额管理 | 第44-46页 |
| 3.3 贷后风险管理 | 第46-47页 |
| 3.3.1 加强集团客户信息披露 | 第46-47页 |
| 3.3.2 建立集团客户经营活动监控体系 | 第4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4章 工行浙江分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措施 | 第49-54页 |
| 4.1 创新集团客户授信组织方式 | 第49-50页 |
| 4.1.1 建立银行间合作机制 | 第49页 |
| 4.1.2 完善俱乐部机制 | 第49-50页 |
| 4.2 加强集团客户授信监管与信息披露 | 第50-51页 |
| 4.2.1 加强对集团授信的监管 | 第50-51页 |
| 4.2.2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51页 |
| 4.3 推进集团客户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 第51-52页 |
| 4.3.1 整合现有的信贷系统 | 第51页 |
| 4.3.2 完善集团客户管理系统 | 第51-52页 |
| 4.4 建立银行间集团客户信息共享管理机制 | 第52页 |
| 4.5 加快集团客户风险管理团队建设 | 第52-53页 |
| 4.6 加强风险应对 | 第53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