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妇产科学论文--妇科学论文--女性生殖器其他疾病论文--子宫内膜异位症论文

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及作用机理初探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前言第11-13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3-24页
    1. 中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第13-16页
        1.1 古代医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第13页
        1.2 现代医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第13-14页
        1.3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2. 现代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第16-24页
        2.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西医诊断第16-18页
        2.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第18-22页
        2.3 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第22-24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4-34页
    1. 病例来源第24页
    2. 诊断标准第24-25页
        2.1 西医诊断标准第24页
        2.2 中医诊断标准第24-25页
    3. 疾病程度的轻重分级标准第25-27页
        3.1 痛经积分分级标准第25-26页
        3.2 病变程度划分标准第26页
        3.3 中医证候积分分级计分标准第26-27页
    4. 试验病例标准第27页
        4.1 纳入标准第27页
        4.2 排除标准第27页
        4.3 终止和脱落标准第27页
    5. 研究方法第27-28页
        5.1 临床分组方法第27页
        5.2 临床用药方法第27-28页
        5.3 疗效观察指标第28页
    6. 疗效判定标准第28-29页
        6.1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第28-29页
        6.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第29页
        6.3 痛经疗效判定标准第29页
    7. 统计学处理第29页
    8. 结果第29-34页
        8.1 一般资料分析第29-31页
        8.2 临床疗效结果第31-32页
        8.3 影像学指标结果第32页
        8.4 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第32-33页
        8.5 脱落病例及安全性第33-34页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第34-41页
    1. 实验材料第34-36页
        1.1 药物制备第34页
        1.2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34-35页
        1.3 实验仪器第35-36页
    2. 实验方法第36-37页
        2.1 标本收集第36页
        2.2 间质细胞的分离及培养第36页
        2.3 细胞形态观察第36页
        2.4 MTT实验第36页
        2.5 Western-blot分析第36-37页
    3. 实验结果第37-41页
        3.1 补肾活血散瘀汤抑制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第37-39页
        3.2 补肾活血散瘀汤诱导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凋亡第39-41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41-48页
    1. 立法及组方依据第41-42页
    2. 药物机理探析第42-43页
    3. 临床疗效评价第43-45页
        3.1 痛经症状改善第43页
        3.2 中医证候改善第43-44页
        3.3 综合疗效第44页
        3.4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大小的变化第44页
        3.5 血清CA125的影响第44-45页
    4. 作用机制探讨第45-47页
        4.1 细胞形态、数目的变化第45-46页
        4.2 caspase-8、caspase-9、caspase-3的活化水平第46-47页
    5. 存在问题与展望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附录第54-5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SD儿童情感认知辅助治疗人机交互方法研究
下一篇:快速成像序列设计与伪影消除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