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队P2P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理论 | 第15-23页 |
2.1 P2P技术概述 | 第15-16页 |
2.2 JXTA技术 | 第16-18页 |
2.3 JC/S 架构 | 第18-19页 |
2.4 JAVA对多媒体的支持 | 第19-20页 |
2.5 压缩和加密算法 | 第20页 |
2.6 MYSQL数据库 | 第20-22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即时通讯系统分析 | 第23-32页 |
3.1 系统概述 | 第23页 |
3.2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3.3 系统用例分析 | 第24-27页 |
3.3.1 用例图 | 第25页 |
3.3.2 用例描述 | 第25-27页 |
3.4 系统功能分析 | 第27-29页 |
3.4.1 登录退出分析 | 第27页 |
3.4.2 房间管理分析 | 第27-28页 |
3.4.3 通讯分析 | 第28页 |
3.4.3.1 文本消息 | 第28页 |
3.4.3.2 音频消息 | 第28页 |
3.4.3.3 视频消息 | 第28页 |
3.4.4 中心服务器数据管理 | 第28-29页 |
3.5 数据流分析 | 第29-30页 |
3.6 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 第30-3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即时通讯系统设计 | 第32-48页 |
4.1 系统设计目标 | 第32页 |
4.2 系统架构设计 | 第32-36页 |
4.2.1 通信套接字设计 | 第32-33页 |
4.2.2 JXTA搭建P2P网络设计 | 第33-34页 |
4.2.3 即时通讯系统层次模型 | 第34-35页 |
4.2.4 后端服务器设计 | 第35-36页 |
4.2.5 操作系统平台的选择 | 第36页 |
4.3 系统模块设计 | 第36-42页 |
4.3.1 登录设计 | 第36-38页 |
4.3.2 房间管理设计 | 第38-39页 |
4.3.3 文本消息通信设计 | 第39-40页 |
4.3.4 音频消息通信设计 | 第40-41页 |
4.3.5 视频消息通信设计 | 第41-42页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42-46页 |
4.4.1 数据库设计概述 | 第42页 |
4.4.2 E-R图设计 | 第42-43页 |
4.4.3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第43-44页 |
4.4.4 数据存取效率设计 | 第44-46页 |
4.5 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 第46-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即时通讯系统实现 | 第48-63页 |
5.1 系统开发工具介绍 | 第48页 |
5.2 JXTA搭建P2P网络 | 第48-49页 |
5.3 登录模块的实现 | 第49-53页 |
5.3.1 系统登录 | 第51-52页 |
5.3.2 系统关闭 | 第52-53页 |
5.4 房间管理模块的实现 | 第53-58页 |
5.4.1 新建房间 | 第54-56页 |
5.4.2 获取成员列表 | 第56-57页 |
5.4.3 销毁房间 | 第57-58页 |
5.5 文本通信模块的实现 | 第58-59页 |
5.5.1 消息发送 | 第58-59页 |
5.5.2 消息接收 | 第59页 |
5.6 音频通信模块的实现 | 第59-61页 |
5.6.1 音频捕获 | 第59-60页 |
5.6.2 音频编码发送 | 第60-61页 |
5.6.3 音频解码接收 | 第61页 |
5.7 视频通信模块的实现 | 第61-62页 |
5.7.1 视频捕获 | 第62页 |
5.7.2 视频编码发送 | 第62页 |
5.7.3 视频解码接收 | 第62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即时通讯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63-68页 |
6.1 测试概述 | 第63页 |
6.2 测试用例 | 第63-66页 |
6.3 测试结论 | 第66-68页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8-69页 |
7.1 总结 | 第68页 |
7.2 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