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2页 |
1.1 硼同位素的分离现状 | 第7-12页 |
1.1.1 硼同位素的应用 | 第7页 |
1.1.2 化学交换精馏法分离硼同位素的现状 | 第7-9页 |
1.1.3 本实验室化学交换精馏法分离硼同位素中试装置 | 第9-12页 |
1.2 苯甲醚中杂质的来源及危害 | 第12页 |
1.3 间歇精馏过程数学模型和动态累积操作方式 | 第12-17页 |
1.3.1 间歇精馏过程的数学模型 | 第12-14页 |
1.3.2 动态累积间歇精馏操作方式 | 第14-17页 |
1.4 间歇精馏连续化操作方式 | 第17-20页 |
1.4.1 中间储罐间歇精馏操作方式 | 第17-18页 |
1.4.2 多储罐间歇精馏操作方式 | 第18-20页 |
1.4.3 连续式间歇精馏操作方式 | 第20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测定与处理要求 | 第22-29页 |
2.1 中试生产对苯甲醚除杂的要求 | 第22-23页 |
2.2 实验原料检测 | 第23-29页 |
2.2.1 裂解度的测定 | 第23-25页 |
2.2.2 苯甲醚原料的组成 | 第25-29页 |
第三章 连续精馏动态累积除去苯甲醚中杂质的模拟 | 第29-44页 |
3.1 连续精馏动态累积操作方式 | 第29-30页 |
3.2 连续精馏动态累积的数学模型 | 第30-31页 |
3.2.1 数学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30页 |
3.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3.3 精馏塔的计算 | 第31-33页 |
3.3.1 最小理论塔板数和进料板位置的计算 | 第32页 |
3.3.2 最小回流比的计算 | 第32-33页 |
3.3.3 塔径的计算 | 第33页 |
3.3.4 物料衡算 | 第33页 |
3.4 连续精馏动态累积操作方式的模拟 | 第33-43页 |
3.4.1 回流比对第一步操作的影响 | 第34-36页 |
3.4.2 塔釜持液对第一步操作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3 理论塔板数对第一步操作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4 进料浓度对第一步操作的影响 | 第38页 |
3.4.5 第二步采出量的计算 | 第38-41页 |
3.4.6 循环操作模拟 | 第41-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精馏除去苯甲醚中微量杂质的中试实验 | 第44-56页 |
4.1 实验前准备 | 第44-48页 |
4.1.1 实验装置 | 第44-45页 |
4.1.2 塔压降曲线的测定 | 第45-46页 |
4.1.3 持液量的测定 | 第46-47页 |
4.1.4 理论塔板数的测定 | 第47-48页 |
4.2 连续精馏动态累积操作去除苯甲醚杂质操作 | 第48-52页 |
4.2.1 实验操作步骤 | 第48-49页 |
4.2.2 苯甲醚除杂装置与交换精馏系统的连接 | 第49页 |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9-52页 |
4.2.4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对比 | 第52页 |
4.3 间歇精馏动态累积去除苯甲醚中微量杂质操作 | 第52-54页 |
4.3.1 试验装置及操作 | 第52-54页 |
4.3.2 实验结果 | 第54页 |
4.4 两种操作方式结果对比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