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2 PRS 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PRS 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PRS 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PRS 的分类及特点 | 第14-17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减速器的传动原理分析及结构设计 | 第18-39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减速器传动原理分析 | 第18-30页 |
2.2.1 减速器的性能指标 | 第18页 |
2.2.2 减速器的传动原理 | 第18-19页 |
2.2.3 减速器的传动比 | 第19-20页 |
2.2.4 PRS 的特点 | 第20-21页 |
2.2.5 PRS 的运动分析 | 第21-25页 |
2.2.6 减速器的运动分析 | 第25-30页 |
2.3 减速器的传动方案选择 | 第30-31页 |
2.3.1 选择两级 PRS 的连接方式 | 第30-31页 |
2.3.2 选择减速器的输出方式 | 第31页 |
2.4 减速器的结构参数 | 第31-33页 |
2.5 减速器的结构设计 | 第33-36页 |
2.5.1 减速器的设计目标 | 第33-34页 |
2.5.2 减速器壳体结构设计 | 第34页 |
2.5.3 减速器的装配体分析 | 第34-36页 |
2.6 减速器关键零件的优化设计 | 第36-38页 |
2.6.1 减速器结构分析 | 第36页 |
2.6.2 优化目标的选取 | 第36页 |
2.6.3 建立数学优化模型 | 第36-3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减速器的综合性能分析 | 第39-67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减速器的轴向接触刚度分析 | 第39-52页 |
3.2.1 PRS 的受力分析 | 第39-41页 |
3.2.2 赫兹接触理论 | 第41-44页 |
3.2.3 PRS 的轴向变形分析 | 第44-49页 |
3.2.4 建立减速器的轴向刚度模型 | 第49-50页 |
3.2.5 分析减速器的轴向刚度 | 第50-52页 |
3.3 减速器的额定静载荷与动载荷分析 | 第52-58页 |
3.3.1 额定静载额与动载荷的定义 | 第53页 |
3.3.2 额定静载荷计算 | 第53-54页 |
3.3.3 额定动载荷计算 | 第54-58页 |
3.4 减速器的摩擦和效率分析 | 第58-66页 |
3.4.1 摩擦分析 | 第58-62页 |
3.4.2 效率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62-6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4章 减速器的三维建模及仿真分析 | 第67-78页 |
4.1 引言 | 第67页 |
4.2 减速器的建模与仿真思路分析 | 第67-68页 |
4.3 建模与仿真 | 第68-77页 |
4.3.1 基于 SolidW orks 软件建立减速器的装配体模型 | 第68-69页 |
4.3.2 基于 SolidW orks 软件的静力学分析 | 第69-70页 |
4.3.3 基于 ADAMS 软件运动学仿真分析和受力分析 | 第70-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