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大型液压挖掘机的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大型液压挖掘机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挖掘机节能控制技术研究 | 第13-17页 |
·改善元件的性能的节能研究 | 第13页 |
·改进液压系统的节能研究 | 第13-15页 |
·改善动力系统功率匹配的节能研究 | 第15-17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创新点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正铲液压挖掘机挖掘力模型的建立 | 第20-36页 |
·引言 | 第20页 |
·正铲挖掘机的结构形式 | 第20-22页 |
·挖掘力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2-24页 |
·挖掘机各点位置坐标模型的建立 | 第22-23页 |
·油缸对铰点力臂的计算 | 第23-24页 |
·挖掘力分析 | 第24-30页 |
·工作油缸的理论挖掘力 | 第25-26页 |
·整机的理论挖掘力 | 第26-30页 |
·整机的实际挖掘力 | 第30页 |
·水平推压力的计算 | 第30-31页 |
·挖掘阻力分析 | 第31-34页 |
·本章总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挖掘机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 | 第36-56页 |
·正铲液压挖掘机主要运动工况 | 第36-37页 |
·特殊运动工况 | 第37-40页 |
·各工作部件对其旋转轴转动惯量的确定 | 第40页 |
·工作装置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0-51页 |
·Pro/E 软件的功能特点 | 第41-43页 |
·建模并装配 | 第43-45页 |
·基于接口软件MECHANISM/Pro 模型的传递 | 第45-47页 |
·基于ADAMS/View 模型的建立 | 第47-51页 |
·最大挖掘包络图的确定 | 第51-54页 |
·本章总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基于AMESim 的挖掘机液压系统及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6-70页 |
·AMESim 软件的功能 | 第56-57页 |
·AMESim 软件基本特性 | 第57页 |
·基于AMESim 软件的液压系统模型 | 第57-61页 |
·液压主泵模型的建立 | 第58-59页 |
·液压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59-61页 |
·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61-64页 |
·概述 | 第61页 |
·联合仿真具体过程 | 第61-64页 |
·联合仿真 | 第64-69页 |
·负载的仿真模拟 | 第64-67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转动惯量的确定 | 第67-68页 |
·水平挖掘力的确定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基于联合仿真的动力系统功率匹配及节能分析 | 第70-102页 |
·前言 | 第70页 |
·动力系统功率匹配计算方法 | 第70-73页 |
·各工况分析 | 第73-93页 |
·动臂提升工况 | 第73-78页 |
·平推工况 | 第78-83页 |
·斗杆挖掘工况 | 第83-87页 |
·铲斗挖掘工况 | 第87-90页 |
·复合挖掘工况 | 第90-93页 |
·各工况功率消耗对比分析 | 第93页 |
·挖掘机流量再生技术研究 | 第93-101页 |
·流量再生控制原理 | 第94页 |
·流量再生控制系统仿真 | 第94-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第102-104页 |
·论文总结 | 第102-103页 |
·工作展望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附录Ⅰ | 第108-10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