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1 内源性反转录病毒 | 第10-11页 |
2 禽内源性白血病病毒(Endogenous Avian leucosis virus, ALVE) | 第11-12页 |
3 长非编码RNA | 第12-17页 |
3.1 长非编码RNA的功能 | 第14-15页 |
3.2 长非编码RNA的作用机制 | 第15页 |
3.3 长非编码RNA的生成和起源 | 第15-16页 |
3.4 反义长非编码RNA | 第16-17页 |
4 lncRNAs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 第17-26页 |
4.1 功能和机制 | 第17页 |
4.2 染色质重塑 | 第17页 |
4.3 转录调控 | 第17-18页 |
4.4 转录后调节 | 第18页 |
4.5 lncRNA和病毒感染 | 第18-22页 |
4.6 病毒编码的lncRNA | 第22-25页 |
4.7 lncRNAs与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LVE1在鸡基因组完整序列鉴定 | 第26-33页 |
1 材料 | 第26-27页 |
1.1 细胞 | 第26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26-27页 |
2 方法 | 第27-29页 |
2.1 序列同源性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 | 第27页 |
2.2 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 | 第27页 |
2.3 反式PCR(Inverse PCR) | 第27-28页 |
2.4 引物设计合成 | 第28页 |
2.5 基因组提取 | 第28-29页 |
3 结果 | 第29-31页 |
3.1 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LVE1序列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 | 第29页 |
3.2 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LVE1末端序列及其在染色体上插入位置鉴定 | 第29-30页 |
3.3 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LVE1在基因组中的位置验证 | 第30-31页 |
4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长非编码RNA lnc-ALVE1-AS1在CEF细胞和鸡个体发育早期表达规律 | 第33-41页 |
1 材料 | 第33-34页 |
1.1 鸡胚和雏鸡 | 第33页 |
1.2 仪器和试剂 | 第33-34页 |
1.2.1 主要仪器 | 第33页 |
1.2.2 主要实验试剂及试剂盒 | 第33-34页 |
1.2.3 主要试剂配制 | 第34页 |
2 方法 | 第34-38页 |
2.1 鸡胚成纤维细胞制备 | 第34页 |
2.2 样品采集 | 第34-35页 |
2.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5页 |
2.4 细胞RNA提取 | 第35-36页 |
2.5 组织RNA提取 | 第36页 |
2.6 cDNA的合成 | 第36-37页 |
2.7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7页 |
2.8 常规RT-PCR和RT-qPCR扩增反应 | 第37-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0页 |
3.1 细胞中lnc-ALVE1-AS1表达量的检测 | 第38-39页 |
3.2 细胞中病毒生成量的检测 | 第39页 |
3.3 lnc-ALVE1-AS1在禽白血病病毒抗性、易感品系鸡免疫器官中的表达规律分析 | 第39-40页 |
4 讨论 | 第40-41页 |
第四章 长非编码RNA lnc-ALVE1-AS1多态性分析及与鸡抗病表型关联性初步研究 | 第41-46页 |
1 材料 | 第41-42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41页 |
1.2 仪器和试剂 | 第41-42页 |
1.2.1 主要仪器 | 第41页 |
1.2.2 主要实验试剂及配制 | 第41-42页 |
2 方法 | 第42-43页 |
2.1 组织基因组提取 | 第42-43页 |
2.2 常规PCR扩增 | 第43页 |
2.3 琼脂糖凝胶DNA回收 | 第43页 |
2.4 鸡胚成纤维细胞制备 | 第4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3-45页 |
3.1 抗性品系和易感品系lnc-ALVE1-AS1序列比对 | 第43-44页 |
3.2 如皋黄鸡、海南文昌鸡和河北麻城蛋鸡lnc-ALVE1-AS1序列比对 | 第44页 |
3.3 病毒感染实验中禽白血病病毒抗性品系鸡G1、易感品系鸡G3、如皋黄鸡、海南文昌鸡及河北麻城蛋鸡lnc-ALVE1-AS1表达量检测 | 第44-45页 |
4 讨论 | 第45-46页 |
全文总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