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6-9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设施农业、设施园艺的概念 | 第10页 |
1.2 设施农业的发展概况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 第10-14页 |
1.2.1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1.2.2 国外设施农业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1.2.3 设施农业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 第12-14页 |
1.3 环境因素对作物光合作用、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 第14-16页 |
1.3.1 光照 | 第14页 |
1.3.2 温度 | 第14-15页 |
1.3.3 湿度(水分) | 第15页 |
1.3.4 光照度对作物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5 温、湿度对作物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 第16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2.1 供试温室 | 第17-18页 |
2.1.1 新型内保温日光温室主要技术参数 | 第17页 |
2.1.2 普通日光温室主要技术参数 | 第17-18页 |
2.2 供试材料 | 第18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18页 |
2.3.1 黄瓜 | 第18页 |
2.3.2 叶菜类 | 第18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18-21页 |
2.4.1 光照度的测定 | 第18-19页 |
2.4.2 温、湿度的测定 | 第19页 |
2.4.3 形态指标与产量的测定 | 第19页 |
2.4.4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19页 |
2.4.5 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19-20页 |
2.4.6 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2.4.7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2.4.8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2.4.9 根系活力的测定 | 第20页 |
2.4.10 保护酶活性的测定 | 第20-21页 |
2.4.11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2.4.12 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 第21页 |
2.4.13 数据分析 | 第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37页 |
3.1 两种结构温室主要性能的比较 | 第21-29页 |
3.1.1 两种结构温室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平均光照度的比较 | 第21-25页 |
3.1.1.1 两种结构温室不同时间平均光照度的比较 | 第21-24页 |
3.1.1.2 两种结构温室不同部位平均光照度的比较 | 第24-25页 |
3.1.2 两种结构日光温室不同时期温度的比较 | 第25-27页 |
3.1.3 两种结构日光温室不同时期湿度的比较 | 第27-29页 |
3.2 不同类型温室黄瓜各项指标比较 | 第29-34页 |
3.2.1 黄瓜生长量与产量指标比较 | 第29-30页 |
3.2.2 黄瓜可溶性总糖含量比较 | 第30-31页 |
3.2.3 黄瓜淀粉含量比较 | 第31页 |
3.2.4 黄瓜Vc含量比较 | 第31-32页 |
3.2.5 黄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较 | 第32页 |
3.2.6 黄瓜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比较 | 第32页 |
3.2.7 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比较 | 第32-33页 |
3.2.8 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比较 | 第33-34页 |
3.3 不同类型温室叶菜类生长量及生理指标的比较 | 第34-37页 |
3.3.1 叶菜类形态指标与产量比较 | 第34页 |
3.3.2 叶菜类生理指标比较 | 第34-37页 |
3.3.2.1 叶菜类根系活力比较 | 第34-35页 |
3.3.2.2 叶菜类保护酶活性比较 | 第35-36页 |
3.3.2.3 叶菜类丙二醛(MDA)含量比较 | 第36-37页 |
3.3.2.4 叶菜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比较 | 第37页 |
4 讨论 | 第37-42页 |
4.1 不同类型温室对温室光照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4.2 不同类型温室对温室温湿度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4.3 光照与温度的关系 | 第39页 |
4.4 温度与湿度的关系 | 第39-40页 |
4.5 目前存在问题和需要继续研究改进的内容 | 第40页 |
4.6 新型内保温日光温室生产推广应用 | 第40页 |
4.7 温室性能与作物形态指标及产量的关系 | 第40-41页 |
4.8 温室性能与作物品质、生理特性的关系 | 第41-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