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0 前言 | 第10页 |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10-14页 |
1.1 “课程标准”的由来 | 第10-11页 |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教学大纲》的差异 | 第11-12页 |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诞生的背景 | 第12-14页 |
2 儿童文学视野下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第14-26页 |
2.1 识字写字教学与文学教育 | 第15-17页 |
2.2 教材编写建议的得与失 | 第17-21页 |
2.3 缺失的一角——儿童文学课外阅读 | 第21-26页 |
2.3.1 《修订稿》中关于阅读的建议 | 第21-23页 |
2.3.2 促进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的方式 | 第23-25页 |
2.3.3 促进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 | 第25-26页 |
3 关于儿童文学阅读现状及教材使用情况的社会调查 | 第26-29页 |
3.1 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 第27页 |
3.1.1 调查对象 | 第27页 |
3.1.2 调查工具 | 第27页 |
3.1.3 调查方法 | 第27页 |
3.2 关于儿童文学阅读现状及教材使用情况的小学语文教师调查 | 第27-28页 |
3.2.1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情况 | 第27页 |
3.2.2 关于教师问卷的分析 | 第27-28页 |
3.3 关于儿童文学阅读现状及教材使用情况的小学生调查 | 第28-29页 |
3.3.1 小学生基本情况 | 第28页 |
3.3.2 关于学生问卷的分析 | 第28-29页 |
4 《课程标准》指导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个案分析 | 第29-40页 |
4.1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文体分析 | 第30-33页 |
4.1.1 幻想的缺席——教材中幻想体课文分析 | 第30-32页 |
4.1.2 可怕的雷同——教材中散文体课文分析 | 第32-33页 |
4.2 教材体儿童文学的大量存在 | 第33-35页 |
4.2.1 教材体儿童文学存在的原因 | 第33-34页 |
4.2.2 《商务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对儿童文学资源的利用 | 第34-35页 |
4.3 “成人本位”理念下的儿童形象分析 | 第35-40页 |
5 经典重读——《新学制国语教科书》的当代价值 | 第40-44页 |
5.1 《新学制国语课程纲要》对教材选文的规定 | 第41-42页 |
5.2 《新学制国语教科书》优秀选文例举 | 第42-44页 |
6 结语 | 第44-46页 |
附录一 | 第46-47页 |
附录二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历 | 第5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