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2. 选题意义 | 第8页 |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8-10页 |
1. 国外研究述评 | 第8-9页 |
2. 国内研究述评 | 第9-10页 |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1.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2.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11页 |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1. 创新之处 | 第11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一、 理论基础 | 第12-24页 |
(一) 创新、知识创新与创新理论 | 第12-16页 |
1. 创新 | 第12页 |
2. 知识创新 | 第12-14页 |
3. 创新理论 | 第14-16页 |
(二) 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理论 | 第16-19页 |
1. 经济增长 | 第16-17页 |
2. 经济增长理论 | 第17-19页 |
(三) 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思想 | 第19-24页 |
1. 知识创新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和能量 | 第19-22页 |
2. 经济增长为知识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 | 第22-24页 |
二、 我国知识创新的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分析 | 第24-31页 |
(一) 我国知识创新的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1. 我国企业知识创新发展状况 | 第24-25页 |
2. 国家知识创新现状及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 | 第25-26页 |
(二) 知识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 第26-31页 |
1. 知识创新推动我国科技研发与实际应用 | 第27-28页 |
2. 知识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 第28-29页 |
3. 知识创新推动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 第29-31页 |
三、 我国在实现知识创新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 | 第31-36页 |
(一) 我国知识创新实现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1. 知识产权与专利保护的问题 | 第31-32页 |
2. 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3. 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二) 制约我国实现知识创新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因素 | 第34-36页 |
1. 制约我国企业实现知识创新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因素 | 第34-35页 |
2. 制约我国提高国家知识创新能力的因素 | 第35-36页 |
四、 增强知识创新对中国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路径分析 | 第36-45页 |
(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中国经济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增长 | 第36-39页 |
1. 加大对教育和科技投入,培养高科技人才 | 第37-38页 |
2.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 第38-39页 |
3. 善用中国储蓄资源,提高投资效率,调整需求结构 | 第39页 |
(二) 加强知识管理,建设知识型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知识创新能力 | 第39-41页 |
1. 促进和完善企业组织结构,突破围墙限制 | 第39-40页 |
2. 加大对知识创新的投资力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 | 第40页 |
3. 加强企业知识管理,促进内外部知识交流 | 第40-41页 |
(三) 构建和完善国家知识创新体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 第41-45页 |
1. 完善我国知识创新基础设施,实施有效的知识创新政策和制度 | 第41-42页 |
2. 明确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实现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型 | 第42页 |
3.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制度,提高知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第42-43页 |
4.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知识创新的实现创造良好环境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