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导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1 我国旅游业发展态势强劲,产业定位逐步提升 | 第11页 |
1.1.2 区域旅游竞争日趋激烈,旅游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 第11-12页 |
1.1.3 西北五省区旅游业发展滞后性的现状亟需解决 | 第12页 |
1.2 选题的目的 | 第12-13页 |
1.3 选题的意义 | 第13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1 文献法 | 第13页 |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第13-14页 |
1.4.3 对比分析法 | 第14页 |
1.5 创新点及难点 | 第14页 |
1.5.1 视角创新 | 第14页 |
1.5.2 方法创新 | 第14页 |
1.5.3 论文难点 | 第14页 |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1.6.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4-15页 |
1.6.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5-19页 |
2 基本概念和理论阐述 | 第19-26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2页 |
2.1.1 竞争力的概念 | 第19-22页 |
2.1.2 区域旅游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 第22页 |
2.2 竞争力比较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2-23页 |
2.2.2 竞争优势理论 | 第23-26页 |
3 区域旅游竞争力测度指标的构建 | 第26-30页 |
3.1 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6-27页 |
3.1.1 科学性 | 第26页 |
3.1.2 完备性 | 第26页 |
3.1.3 层次性 | 第26页 |
3.1.4 可操作性 | 第26页 |
3.1.5 可比性 | 第26-27页 |
3.2 区域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 第27-30页 |
3.2.1 旅游资源竞争力 | 第27页 |
3.2.2 旅游企业竞争力 | 第27-28页 |
3.2.3 旅游业绩竞争力 | 第28页 |
3.2.4 旅游基础服务竞争力 | 第28-29页 |
3.2.5 旅游环境竞争力 | 第29-30页 |
4 区域旅游竞争力测度方法述评与选择 | 第30-39页 |
4.1 综合测度方法述评 | 第30-36页 |
4.1.1 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 | 第30-31页 |
4.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1页 |
4.1.3 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31-32页 |
4.1.4 层次分析法 | 第32页 |
4.1.5 离散系数法 | 第32-33页 |
4.1.6 熵值法 | 第33页 |
4.1.7 主成分分析法 | 第33-34页 |
4.1.8 因子分析法 | 第34-36页 |
4.2 本文测度方法的选择 | 第36-39页 |
5 西北五省区旅游竞争力测度与评价 | 第39-53页 |
5.1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39页 |
5.2 基于截面数据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竞争力静态测度及分析 | 第39-43页 |
5.3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竞争力动态测度及分析 | 第43-53页 |
5.3.1 陕西省旅游竞争力发展水平的动态测度与分析 | 第43-45页 |
5.3.2 甘肃省旅游竞争力发展水平的动态测度及分析 | 第45-47页 |
5.3.3 宁夏旅游竞争力发展水平的动态测度及分析 | 第47-49页 |
5.3.4 青海旅游竞争力发展水平的动态测度及分析 | 第49-51页 |
5.3.5 新疆旅游竞争力发展水平的动态测度及分析 | 第51-53页 |
6 提升西北五省区旅游竞争力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 第53-58页 |
6.1 提升五省区旅游竞争力的路径设计 | 第53-56页 |
6.1.1 整合资源 | 第53-54页 |
6.1.2 形象拉动 | 第54页 |
6.1.3 提升效率 | 第54-55页 |
6.1.4 强化服务 | 第55页 |
6.1.5 优化环境 | 第55-56页 |
6.2 提升西北五省区旅游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