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农业合作形式论文--经济联合体论文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困境及其模式选择--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文献综述及评述第13-19页
        1.3.1 国外文献综述第13-15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9页
        1.3.3 评述第19页
    1.4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第19-21页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9-20页
        1.4.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1-22页
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理论框架第22-26页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提出与界定第22-23页
        2.1.1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提出第22页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界定第22-23页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特点第23-24页
        2.2.1 营利性第23页
        2.2.2 风险性第23页
        2.2.3 辅助性第23-24页
    2.3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论基础第24-26页
        2.3.1 新古典经济学合作社理论第24页
        2.3.2 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第24-25页
        2.3.3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第25-26页
第三章 陕西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困境现状分析第26-36页
    3.1 调查地区选择及数据来源第26-28页
        3.1.1 调查地区的选择第26-27页
        3.1.2 数据来源第27-28页
    3.2 陕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第28-29页
        3.2.1 合作社登记注册时间及数量第28页
        3.2.2 合作社经营产品类别第28-29页
        3.2.3 合作社成立发起者第29页
    3.3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困境成因第29-35页
        3.3.1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需求状况第29-32页
        3.3.2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需求特点第32页
        3.3.3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状况第32-33页
        3.3.4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利率的评价第33页
        3.3.5 农民专业合作社最近一笔贷款情况第33-35页
    3.4 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中的主体行为及困境成因分析第36-41页
    4.1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中的主体行为分析第36-38页
        4.1.1 政府第36-37页
        4.1.2 金融机构第37页
        4.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第37-38页
    4.2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困境分析第38-41页
        4.2.1 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制度的约束第38-39页
        4.2.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短缺第39-40页
        4.2.3 政府农业财政资金直接投资有限第40-41页
第五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1-51页
    5.1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影响因素选择第41-45页
        5.1.1 变量选择第41-43页
        5.1.2 合作社贷款获得性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3-45页
    5.2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意愿影响因素分析第45-47页
        5.2.1 模型设定第45页
        5.2.2 结果分析第45-47页
    5.3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规模影响因素分析第47-51页
        5.3.1 模型设定第47页
        5.3.2 结果分析第47-51页
第六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模式选择第51-57页
    6.1 金融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第51-52页
        6.1.1 运行机制第51页
        6.1.2 优势第51-52页
        6.1.3 条件和适用范围第52页
    6.2 金融机构+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第52-54页
        6.2.1 运行机制第52-53页
        6.2.2 优势第53页
        6.2.3 适用范围第53-54页
    6.3 资金互助合作社模式第54-55页
        6.3.1 运行机制第54页
        6.3.2 优势第54-55页
        6.3.3 适用范围第55页
    6.4 合作社内部担保模式第55-57页
        6.4.1 运行机制第55页
        6.4.2 优势第55-56页
        6.4.3 适用范围第56-5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57-60页
    7.1 结论第57-58页
    7.2 建议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表第64-67页
致谢第67-68页
作者简介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元化视角下的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
下一篇: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基层农业推广中农民行为研究--以陕西省横山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