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基于RIN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研究对象、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研究对象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关于区域创新的研究 | 第11-13页 |
·青岛市技术创新能力研究评述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与研究限制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8-31页 |
·区域创新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弗里曼的国家创新系统 | 第18-19页 |
·波特等人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 | 第19-20页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 | 第20-21页 |
·创新网络相关理论 | 第21-25页 |
·随机网络 | 第21-22页 |
·小世界网络 | 第22-23页 |
·无标度网络 | 第23-24页 |
·弱连带优势理论 | 第24页 |
·结构洞理论 | 第24-25页 |
·区域立体创新网络内在作用机理 | 第25-31页 |
·区域立体创新网络模型 | 第25-29页 |
·知识创新与扩散 | 第29-31页 |
第3章 青岛市区域经济及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 第31-41页 |
·青岛市经济技术发展总体水平 | 第31-33页 |
·青岛市经济技术的结构水平 | 第33-38页 |
·青岛市经济技术发展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 第38-41页 |
第4章 青岛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 第41-70页 |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41-45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41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与构成 | 第41-45页 |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建立 | 第45-51页 |
·熵值法 | 第45-47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47-51页 |
·综合指数评估 | 第51-66页 |
·熵值法评估技术创新能力指数 | 第52-55页 |
·主成分分析法复核 | 第55-66页 |
·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比较 | 第66-70页 |
第5章 结论与思考 | 第70-74页 |
·基本结论 | 第70-71页 |
·思考及建议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