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1.1 灰楸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 分子标记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1.3 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4 材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1.4.1 纤维素合成相关酶 | 第17-18页 |
1.4.2 半纤维素合成相关酶 | 第18页 |
1.4.3 木质素合成相关酶 | 第18-21页 |
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第21页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4 材料与方法 | 第23-31页 |
4.1 材料 | 第23-25页 |
4.1.1 灰楸样本 | 第23-24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页 |
4.1.4 主要分子生物学软件、统计软件 | 第25页 |
4.2 方法 | 第25-31页 |
4.2.1 DNA 提取方法 | 第25-26页 |
4.2.2 RNA 提取方法 | 第26页 |
4.2.3 RACE 操作方法 | 第26-28页 |
4.2.4 PCR 产物回收 | 第28-29页 |
4.2.5 连接及转化 | 第29页 |
4.2.6 重组质粒的提取及鉴定 | 第29-30页 |
4.2.7 测序 | 第30-31页 |
5 结果 | 第31-52页 |
5.1 基因克隆及其结构特征分析 | 第31-35页 |
5.1.1 CfSUS 基因的克隆及其结构特征分析 | 第31-33页 |
5.1.2 CfC3H 基因的的克隆及其结构特征分析 | 第33-35页 |
5.2 基因的全长 DNA 信息分析 | 第35-36页 |
5.3 灰楸不同无性系基因克隆 | 第36-38页 |
5.4 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 第38-42页 |
5.4.1 CfSUS 基因的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 第38-39页 |
5.4.2 CfSUS 编码区内 SNP 变化对相应氨基酸的影响 | 第39页 |
5.4.3 CfSUS 基因的碱基替代类型 | 第39页 |
5.4.4 CfSUS 基因内 SNP 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 | 第39-40页 |
5.4.5 CfC3H 基因的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 第40页 |
5.4.6 CfC3H 编码区内 SNP 变化对相应氨基酸的影响 | 第40-41页 |
5.4.7 CfC3H 基因的碱基替代类型 | 第41页 |
5.4.8 CfC3H 基因内 SNP 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 | 第41-42页 |
5.5 表型多样性分析 | 第42-45页 |
5.5.1 CfSUS 基因的表型多样性 | 第42-44页 |
5.5.1.1 方差分析 | 第42-43页 |
5.5.1.2 相关分析 | 第43-44页 |
5.5.2 CfC3H 基因的表型多样性 | 第44-45页 |
5.5.2.1 方差分析 | 第44页 |
5.5.2.2 相关分析 | 第44-45页 |
5.6 关联分析 | 第45-52页 |
5.6.1 CfSUS 基因的关联分析 | 第45-50页 |
5.6.2 CfC3H 基因关联分析 | 第50-52页 |
6 讨论与结论 | 第52-56页 |
6.1 讨论 | 第52-54页 |
6.1.1 CfSUS 基因结构 | 第52-53页 |
6.1.2 CfSUS 的 SNP 关联分析 | 第53页 |
6.1.3 CfC3H 基因结构 | 第53页 |
6.1.4 CfC3H 的 SNP 关联分析 | 第53-54页 |
6.2 结论 | 第54-56页 |
6.2.1 CfSUS | 第54-55页 |
6.2.2 CfC3H | 第55-56页 |
7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