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中药复方枳菊解郁汤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英文缩略词第7-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抑郁症的发生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第11-20页
    1. 抑郁症第11页
    2. 抑郁症的发生机制第11-15页
        2.1 抑郁症发生的假说第11-13页
        2.2 氧化损伤与抑郁症第13-14页
        2.3 bFGF与抑郁症第14-15页
            2.3.1 bFGF的生物学特性第14页
            2.3.2 bFGF与抑郁症的关系第14-15页
    3. 与抑郁症发生相关的脑区第15页
        3.1 海马第15页
        3.2 前额叶皮层第15页
    4. 抑郁症与慢性应激第15-18页
        4.1 抑郁症与慢性应激的关系第15-16页
        4.2 慢性应激致抑郁动物模型的建立第16-17页
            4.2.1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第16页
            4.2.2 其它抑郁动物模型的建立第16-17页
        4.3 抑郁动物模型的评价指标第17-18页
    5.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第18-19页
        5.1 西药对抑郁症的治疗第18页
        5.2 中药对抑郁症的治疗第18-19页
    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20-40页
    一、枳菊解郁汤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第20-29页
        前言第20页
        材料和方法第20-22页
            1. 实验材料第20-21页
                1.1 实验动物第20页
                1.2 实验药品第20页
                1.3 实验仪器第20-21页
            2. 实验方法第21-22页
                2.1 动物分组第21页
                2.2 慢性应激抑郁动物模型的建立第21页
                2.3 小鼠行为学指标检测第21-22页
                    2.3.1 旷场实验(Open field)第21页
                    2.3.2 悬尾实验(Tail suspention test)第21页
                    2.3.3 Morris水迷宫实验第21-22页
                2.4 统计学分析方法第22页
        结果第22-26页
            1. 各组小鼠体重的变化第22-23页
            2. 各组小鼠旷场行为的变化第23页
            3. 各组小鼠悬尾行为的变化第23-25页
            4. 各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第25-26页
        讨论第26-29页
    二、枳菊解郁汤对抑郁模型小鼠海马和前脑皮层GSH-PX和LDH活性的影响第29-33页
        前言第29页
        材料和方法第29-31页
            1. 实验材料第29-30页
                1.1 实验动物第29页
                1.2 实验药品第29页
                1.3 实验仪器第29-30页
                1.4 实验试剂第30页
            2. 实验方法第30-31页
                2.1 动物分组第30页
                2.2 慢性应激抑郁动物模型的建立第30页
                2.3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第30页
                2.4 小鼠海马和前脑皮层GSH-PX活性的测定第30页
                2.5 小鼠海马和前脑皮层LDH活性的测定第30页
                2.6 统计分析方法第30-31页
        结果第31页
            1. 各组小鼠LDH和GSH-PX活性的变化第31页
        讨论第31-33页
    三、枳菊解郁汤对抑郁模型小鼠海马和前脑皮层bFGF表达的影响第33-40页
        前言第33页
        材料和方法第33-36页
            1. 实验材料第33-34页
                1.1 实验动物第33页
                1.2 实验药品第33页
                1.3 实验仪器第33页
                1.4 实验试剂第33-34页
            2. 实验方法第34-36页
                2.1 动物分组第34页
                2.2 慢性应激抑郁动物模型的建立第34页
                2.3 各组小鼠不同脑区神经细胞形态学观察及bFGF表达检测第34-36页
                    2.3.1 取材第34-35页
                    2.3.2 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第35页
                    2.3.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35-36页
                    2.3.4 图像分析第36页
                2.4 统计学分析方法第36页
        结果第36-39页
            1. 各组小鼠海马和前脑皮层神经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第36页
            2. 各组小鼠海马和前脑皮层bFGF表达的变化第36-39页
        讨论第39-40页
结论第40-41页
附图第41-45页
参考文献第45-52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4-去甲基-Englerin A结构简化物的全合成研究 2.三白脂素结构简化物LXY6006的合成工艺优化
下一篇:乙酰化白藜芦醇对脂多糖引起的急性肺损伤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