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氧杂蒽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21页 |
| 1.1 引言 | 第8-9页 |
| 1.2 荧光探针的类型及识别机理 | 第9-11页 |
| 1.2.1 荧光探针的基本结构 | 第9页 |
| 1.2.2 荧光探针的响应类型 | 第9-10页 |
| 1.2.3 荧光探针的识别机理 | 第10-11页 |
| 1.3 氧杂蒽类衍荧光探针 | 第11-20页 |
| 1.3.1 基本结构及识别机理 | 第11-12页 |
| 1.3.2 罗丹明类荧光探针 | 第12-16页 |
| 1.3.3 荧光素类荧光探针 | 第16-20页 |
|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及研究工作 | 第20-21页 |
| 2 罗丹明类铜离子探针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 第21-34页 |
| 2.1 引言 | 第21-22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4页 |
| 2.2.1 仪器及试剂 | 第22-23页 |
| 2.2.2 合成路线 | 第23页 |
| 2.2.3 化合物的合成 | 第23-24页 |
| 2.3 实验结果 | 第24-33页 |
| 2.3.1 R1的结构表征 | 第24-27页 |
| 2.3.2 识别研究 | 第27-3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罗丹明类铁离子探针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 第34-48页 |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 3.2.1 仪器及试剂 | 第35页 |
| 3.2.2 合成路线 | 第35-36页 |
| 3.2.3 化合物的合成 | 第36-37页 |
| 3.3 实验结果 | 第37-47页 |
| 3.3.1 R2的结构表征 | 第37-39页 |
| 3.3.2 识别研究 | 第39-4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4 荧光素类汞离子探针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 第48-58页 |
| 4.1 引言 | 第48-49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 4.2.1 仪器及试剂 | 第49页 |
| 4.2.2 合成路线 | 第49页 |
| 4.2.3 化合物的合成 | 第49-50页 |
| 4.3 实验结果 | 第50-57页 |
| 4.3.1 F1的结构表征 | 第50-52页 |
| 4.3.2 识别研究 | 第52-57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5 荧光素类次氯酸探针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第58-69页 |
| 5.1 引言 | 第58-59页 |
| 5.2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 5.2.1 仪器及试剂 | 第59页 |
| 5.2.2 合成路线 | 第59页 |
| 5.2.3 化合物的合成 | 第59-60页 |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0-68页 |
| 5.3.1 F2的结构表征 | 第60-63页 |
| 5.3.2 识别研究 | 第63-68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