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0页 |
第2章 RRS1 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肿瘤生物学行为 | 第10-30页 |
2.1 引言 | 第10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0-16页 |
2.2.1 材料与主要试剂 | 第10-11页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1页 |
2.2.3 细胞培养、cDNA 合成和蛋白提取 | 第11-12页 |
2.2.4 Western Blot 检测 RRS1 蛋白在不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 | 第12页 |
2.2.5 RRS1 RNAi 干扰载体构建 | 第12-13页 |
2.2.6 RRS1-GV248 RNAi 质粒转染肝细胞癌细胞 | 第13页 |
2.2.7 RNAi 质粒转染对肝细胞癌细胞表达 RRS1 的影响 | 第13-14页 |
2.2.8 细胞周期检测 | 第14页 |
2.2.9 细胞凋亡检测 | 第14-15页 |
2.2.10 BrdU 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 | 第15页 |
2.2.11 Transwell 实验 | 第15页 |
2.2.12 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 | 第15-16页 |
2.2.13 统计分析 | 第16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16-28页 |
2.3.1 稳定敲低 RRS1 细胞株的建立 | 第16-18页 |
2.3.2 稳定过表达 RRS1 细胞株的建立 | 第18-19页 |
2.3.3 RRS1 促进 HCC 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 第19-20页 |
2.3.4 RRS1 促进 HCC 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 | 第20-22页 |
2.3.5 RRS1 促进 HCC 细胞 G1/S 的过渡 | 第22-24页 |
2.3.6 RRS1 抑制 HCC 细胞凋亡 | 第24-25页 |
2.3.7 RRS1 不影响 HCC 细胞的迁移能力 | 第25-27页 |
2.3.8 RRS1 促进 HCC 细胞的成瘤能力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2.5 讨论 | 第29-30页 |
第3章 RRS1 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 第30-40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3.2.1 材料与主要试剂 | 第31页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1页 |
3.2.3 免疫共沉淀 | 第31-32页 |
3.2.4 GST pull-down 实验 | 第32-33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3-38页 |
3.3.1 RRS1 敲低所引起的细胞表型的变化是 P53 依赖的 | 第33-34页 |
3.3.2 RRS1 敲低后 P53 的蛋白表达量升高、稳定性增强、其下游周期和凋亡通路被激活 | 第34-35页 |
3.3.3 RRS1 敲低后 P53 的转录后修饰过程受到影响 | 第35页 |
3.3.4 RRS1 通过 MDM2 来调控 P53 | 第35-36页 |
3.3.5 RRS1 通过将 RPL11 留在核质来影响 MDM2 的功能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页 |
3.5 讨论 | 第38-40页 |
第4章 RRS1 的异常表达在临床中的意义 | 第40-46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4.2.1 抗体 | 第40页 |
4.2.2 病例资料 | 第40-41页 |
4.2.3 主要临床病理参数 | 第41页 |
4.2.4 Western Blot 检测 RRS1 蛋白在临床样本中的表达情况 | 第41页 |
4.2.5 统计学方法 | 第41-42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42-44页 |
4.3.1 在肝癌组织中 RRS1 的表达水平及其基因组拷贝数变化 | 第42-43页 |
4.3.2 肝癌组织中 RRS1 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例生存率的相关性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页 |
4.5 讨论 | 第44-46页 |
全文总结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