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虎杖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录 | 第5-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0-26页 |
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第10-19页 |
1 流行病学相关研究 | 第10页 |
2 自然病史 | 第10-11页 |
3 发病机制 | 第11-14页 |
4 国内外治疗现状及进展 | 第14-15页 |
5 讨论与展望 | 第15-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9页 |
二. 中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认识 | 第19-26页 |
1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名的认识 | 第19页 |
2 病因病机 | 第19-20页 |
3 辨证分型 | 第20-21页 |
4 中药治疗 | 第21-22页 |
5 讨论与展望 | 第2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6-40页 |
前言 | 第26页 |
一.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1 动物 | 第26页 |
2 饲料配方 | 第26页 |
3 饲养条件 | 第26页 |
4 药品 | 第26页 |
5 试剂 | 第26-27页 |
6 仪器设备 | 第27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1 造模及药物治疗方法 | 第27-28页 |
2 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28-31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31页 |
三. 实验结果 | 第31-35页 |
1 实验大鼠体重的变化 | 第31-32页 |
2 肝脏大体解剖的变化 | 第32页 |
3 肝脏的病理学变化 | 第32-33页 |
4 实验大鼠血清转氨酶的变化 | 第33页 |
5 实验大鼠血脂的变化 | 第33-34页 |
6 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 第34-35页 |
四. 讨论 | 第35-39页 |
1 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模型动物的构建 | 第35-36页 |
2 复方虎杖颗粒方解 | 第36-37页 |
3 复方虎杖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的机制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0-41页 |
附录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