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7页 |
1.1.1 课题的背景 | 第10-17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7页 |
1.2 微发泡材料形态结构与力学性能的研究概况 | 第17-20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2 实验设计及准备 | 第22-3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23-24页 |
2.3 实验设备 | 第24-27页 |
2.4 试样制备 | 第27-28页 |
2.5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2.5.1 扫描电镜观察 | 第28-30页 |
2.5.2 拉伸实验测试 | 第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工艺参数对微发泡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1-47页 |
3.1 饱和压力微发泡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1-36页 |
3.2 饱和时间对微发泡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6-40页 |
3.3 发泡温度对微发泡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0-45页 |
3.4 不同配比对微发泡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泡孔形态对微发泡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7-59页 |
4.1 饱和压力对微发泡材料泡孔形态的影响 | 第47-49页 |
4.2 饱和时间对微发泡材料泡孔形态的影响 | 第49-51页 |
4.3 发泡温度对微发泡材料泡孔形态的影响 | 第51-53页 |
4.4 泡孔形态对微发泡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3-57页 |
4.4.1 泡孔形态对PLA高组份微发泡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4.4.2 泡孔形态对PLA低组份微发泡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论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59-60页 |
5.2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