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1.1 污泥及生物质问题 | 第12-14页 |
1.2 污泥的定义及性质 | 第14-16页 |
1.2.1 污泥的定义 | 第14页 |
1.2.2 污泥的性质 | 第14-16页 |
1.3 污泥脱水技术 | 第16-22页 |
1.3.1 污泥热干化脱水方法 | 第16页 |
1.3.2 污泥机械脱水方法 | 第16-22页 |
1.3.2.1 化学调理 | 第17-18页 |
1.3.2.2 生物质调理 | 第18-19页 |
1.3.2.3 污泥机械脱水 | 第19-22页 |
1.4 污泥资源化利用 | 第22-25页 |
1.4.1 污泥的农田林地利用 | 第22页 |
1.4.2 污泥的建材利用 | 第22-23页 |
1.4.3 污泥的热能利用 | 第23-25页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5页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高压深度机械脱水压滤设备的设计 | 第27-38页 |
2.1 实验装置、材料和方法 | 第27-32页 |
2.1.1 实验装置与材料 | 第27-30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2.2.1 自制高压恒压污泥机械脱水装置脱水性能的测定 | 第32-35页 |
2.2.2 过滤介质对压滤机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2.2.3 滤液导流模式对压滤机脱水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无机盐调理剂对污泥深度机械脱水效果的影响 | 第38-45页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8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生物质调理剂对污泥深度机械脱水效果的影响 | 第45-53页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5-46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无机盐与生物质调理剂协同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以及混合燃料的制备探索 | 第53-58页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3-55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53页 |
5.1.2 实验仪器 | 第53-55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55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5-57页 |
5.3.1 无机盐与生物质调理剂协同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5.3.2 污泥-生物质-煤粉混合燃料制备的探索 | 第56-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结论 | 第58-59页 |
6.2 本研究的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