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文章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一、资本监管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一) 资本监管是否能降低银行风险 | 第15-16页 |
(二) 资本监管对银行股价的影响 | 第16页 |
(三) 小结 | 第16页 |
二、贷款损失准备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一) 贷款损失准备对资本管理和调节利润的研究 | 第16-18页 |
(二) 小结 | 第18页 |
三、《巴塞尔协议》简介 | 第18-22页 |
(一) 《巴塞尔协议》的产生背景及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二) 资本以及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基于《新巴塞尔协议》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贷款损失准备和资本充足率的关系分析 | 第22-33页 |
一、从会计核算要求看两者关系 | 第22-26页 |
(一) 贷款损失准备与净利润的关系 | 第23-24页 |
(二) 资本与净利润的关系 | 第24-25页 |
(三) 贷款损失准备与资本充足率的关系 | 第25页 |
(四) 贷款损失准备对与资产规模的关系 | 第25-26页 |
(五) 小结 | 第26页 |
二、基于风险管理要求看两者关系 | 第26-33页 |
(一) 资本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 第27-29页 |
(二) 风险管理的三大工具 | 第29-31页 |
(三) 贷款损失准备对资本的影响 | 第31-32页 |
(四)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现状 | 第33-47页 |
一、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政策 | 第33-34页 |
(一) 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政策历史回顾 | 第33-34页 |
(二) 《办法》与《巴塞尔协议》在计算上的区别 | 第34页 |
二、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分析 | 第34-40页 |
(一) 全球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状况 | 第34-37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现状 | 第37-40页 |
三、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制度 | 第40-44页 |
(一) 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历史回顾 | 第40-41页 |
(二) 现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 | 第41-44页 |
四、我国银行业贷款损失计提的实际情况 | 第44-47页 |
(一) 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大幅上升 | 第44页 |
(二) 不良贷款比例逐年下降 | 第44-45页 |
(三) 拨备覆盖率小幅上升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47-53页 |
一、数据说明 | 第47-48页 |
二、绝对量及变动率分析 | 第48-51页 |
四、小结 | 第51-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3-59页 |
一、结论 | 第53-54页 |
二、对策与建议 | 第54-59页 |
(一) 关于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对策 | 第54-57页 |
(二) 加强金融监管的对策性建议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