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综述 乙烯在植物与微生物互作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合成途径 | 第13-24页 |
1 乙烯诱导植物的抗病、衰老与感病 | 第13-16页 |
2 控制乙烯对防治微生物侵染的作用 | 第16-17页 |
3 植物乙烯合成途径 | 第17-18页 |
4 微生物乙烯合成途径 | 第18-22页 |
5 乙烯在植物与微生物互作中的多重作用 | 第22-23页 |
6 总结 | 第23-24页 |
正文 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乙烯合成途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第24-71页 |
第一节 Alternaria乙烯合成途径 | 第24-33页 |
引言 | 第24-2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材料 | 第25页 |
·培养基与底物 | 第25页 |
·菌种的保存与活化 | 第25页 |
·真菌孢子悬浮液的提取 | 第25-26页 |
·真菌乙烯合成的检测 | 第26页 |
·KMBA的检测 | 第26页 |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作用 | 第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1页 |
·Alternaria在不同底物上的乙烯合成 | 第26-28页 |
·KMBA途径的检测 | 第28-30页 |
·Alternaria的乙烯合成 | 第30-31页 |
3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二节 环境因素对Alternaria合成乙烯的影响 | 第33-43页 |
引言 | 第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材料 | 第33页 |
·方法 | 第33-34页 |
·真菌乙烯合成的检测 | 第34页 |
·不同Alternaria菌株乙烯合成的差异测定 | 第34页 |
·环境条件对Alternaria乙烯合成的影响 | 第34-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不同Alternaria菌株间乙烯合成前体比较 | 第35-36页 |
·不同Alternaria的乙烯合成能力比较 | 第36-38页 |
·不同温度条件对Alternaria乙烯合成的影响 | 第38-39页 |
·光照对Alternaria乙烯合成的影响 | 第39-40页 |
·pH对Alternaria乙烯合成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不同营养条件对Alternaria乙烯合成的影响 | 第41页 |
3 讨论 | 第41-43页 |
第三节 乙烯对Alternaria致病性的影响 | 第43-58页 |
引言 | 第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材料 | 第43-44页 |
·方法 | 第44页 |
·Alternaria致病性鉴定 | 第44页 |
·乙烯浓度的测定 | 第44页 |
·外源乙烯对Alternaria孢子萌发的影响测定 | 第44-45页 |
·外源乙烯对Alternaria菌落生长的影响测定 | 第45页 |
·数据分析 | 第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6页 |
·不同Alternaria在葡萄果实上的致病力不同 | 第45-47页 |
·不同Alternaria在侵染葡萄果实时的乙烯释放 | 第47-48页 |
·Alternaria乙烯释放与致病力的关系 | 第48-51页 |
·光照对Alternaria致病的影响 | 第51-54页 |
·外源乙烯对Alternaria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54-55页 |
·外源乙烯对Alternaria生长的影响 | 第55-56页 |
3 讨论 | 第56-58页 |
第四节 真菌合成乙烯的检测方法研究 | 第58-71页 |
引言 | 第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1页 |
·材料 | 第59页 |
·固体与液体培养基的制备与真菌乙烯检测方法 | 第59页 |
·密封菌碟数对乙烯检测结果的影响测定 | 第59页 |
·密封时间对乙烯检测结果的影响测定 | 第59页 |
·底物浓度对乙烯检测结果的影响测定 | 第59-60页 |
·培养基琼脂浓度对乙烯检测结果的影响测定 | 第60页 |
·接种孢子浓度对乙烯检测结果的影响测定 | 第60页 |
·孢子成熟度对乙烯检测结果的影响测定 | 第60-6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9页 |
·固体与液体培养法对B.cinerea乙烯检出率的影响 | 第61页 |
·固体培养取样量对B.cinerea乙烯检出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密封时间对B.cinerea乙烯检出率的影响 | 第62-63页 |
·培养基琼脂浓度对B.cinerea乙烯检出率的影响 | 第63-64页 |
·接种孢子浓度对B.cinerea乙烯检出率的影响 | 第64-65页 |
·孢子成熟度对B.cinerea乙烯检出率的影响 | 第65页 |
·真菌合成乙烯检测方法流程图 | 第65-68页 |
·不同真菌对各浓度乙烯前体物-甲硫氨酸的利用情况检测 | 第68-69页 |
3 讨论 | 第69-7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