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缘起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现有研究评述 | 第10-13页 |
1.2.1 研究动态及分析 | 第10-13页 |
1.3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习仲勋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条件和基本内容 | 第15-21页 |
2.1 基本条件 | 第15-18页 |
2.1.1 习仲勋个人成长的积淀 | 第15-16页 |
2.1.2 中共关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统战政策的影响 | 第16-18页 |
2.2 基本内容 | 第18-21页 |
2.2.1 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加强党在农村中的领导工作 | 第18页 |
2.2.2 共产党同党外人士合作的原则,是坚定不移的,永远不变的 | 第18-19页 |
2.2.3 一切工作都要照顾各民族特点和注意民族团结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习仲勋统一战线思想的基本特点 | 第21-25页 |
3.1 灵活性 | 第21-22页 |
3.2 务实性 | 第22-23页 |
3.3 民族性 | 第23-25页 |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时期习仲勋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贡献 | 第25-49页 |
4.1 习仲勋对军事统一战线所作的贡献 | 第25-30页 |
4.1.1 两当兵变,扩大革命影响 | 第25-26页 |
4.1.2 争取民团,巩固统战成果 | 第26-28页 |
4.1.3 积极团结友军,军事打击敌对反动势力 | 第28-30页 |
4.2 习仲勋对民族宗教统一战线所作的贡献 | 第30-36页 |
4.2.1 稳进慎重,和平解决民族问题 | 第30-32页 |
4.2.2 积极团结民族宗教人士 | 第32-33页 |
4.2.3 努力改变西北地区积贫积弱的经济状况 | 第33-34页 |
4.2.4 稳步推进民族区域自治运动 | 第34-36页 |
4.3 习仲勋对党外民主人士统一战线所作的贡献 | 第36-41页 |
4.3.1 土改纠偏,保护民主人士 | 第36-38页 |
4.3.2 团结党外民主人士于民主政权之中 | 第38-41页 |
4.4 习仲勋对文化统一战线所作的贡献 | 第41-49页 |
4.4.1 推动了新闻工作的群众化 | 第41-43页 |
4.4.2 积极践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 第43-45页 |
4.4.3 推行形式多样的教育工作,加强引导宣传作用 | 第45-49页 |
第五章 习仲勋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的当代启示 | 第49-53页 |
5.1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法宝 | 第49-50页 |
5.2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巩固扩大统一战线的必要准备 | 第50-51页 |
5.3 丰富统一战线工作方式有利于实际工作的开展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