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说明 | 第9-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1.1 肤色的形成机制 | 第13-14页 |
1.2 肤色相关基因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1.2.1 ASIP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2.1.1 ASIP基因的作用机理 | 第14-15页 |
1.2.1.2 ASIP基因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1.3 ASIP基因的表达 | 第16页 |
1.2.1.4 ASIP基因的突变 | 第16-17页 |
1.2.2 MC1R基因 | 第17-19页 |
1.2.3 酪氨酸酶关联蛋白家族基因 | 第19-21页 |
1.3 酉州乌羊和渝东白山羊 | 第21-22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3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2.1.1 试验血样 | 第22-23页 |
2.1.2 试验组织样品 | 第23页 |
2.2 仪器与试剂 | 第23-27页 |
2.2.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2.2.2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 | 第24-25页 |
2.2.3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25页 |
2.2.4 引物信息 | 第25-27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7-34页 |
2.3.1 ASIP基因序列测定 | 第27-30页 |
2.3.1.1 山羊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7-28页 |
2.3.1.2 DNA浓度和纯度的检测及测定 | 第28页 |
2.3.1.3 引物设计 | 第28页 |
2.3.1.4 PCR反应条件的建立与优化 | 第28-29页 |
2.3.1.5 PCR产物的检测与测序 | 第29页 |
2.3.1.6 ASIP基因变异位点的测定 | 第29-30页 |
2.3.2 ASIP基因CDS区序列扩增分析 | 第30-33页 |
2.3.2.1 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30-31页 |
2.3.2.2 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 第31-32页 |
2.3.2.3 序列扩增及测序 | 第32页 |
2.3.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2-33页 |
2.3.3 ASIP基因表达检测 | 第33-34页 |
2.3.3.1 半定量与定量引物设计 | 第33页 |
2.3.3.2 半定量RT-PCR扩增 | 第33页 |
2.3.3.3 电泳检测 | 第33-34页 |
2.3.3.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34页 |
2.3.4 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 | 第34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34-35页 |
2.4.1 半定量数据分析 | 第34页 |
2.4.2 实时荧光定量PCR数据分析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53页 |
3.1 ASIP基因序列的扩增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3.1.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第35页 |
3.1.2 ASIP基因序列扩增结果 | 第35-37页 |
3.1.3 ASIP基因测序结果 | 第37-38页 |
3.1.4 启动子区预测 | 第38-39页 |
3.1.5 ASIP基因的变异位点 | 第39页 |
3.2 ASIP基因编码区序列分析 | 第39-46页 |
3.2.1 总RNA的提取结果 | 第39-40页 |
3.2.2 扩增目的片段检测结果 | 第40-41页 |
3.2.3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1-46页 |
3.2.3.1 CDS区序列分析 | 第41-42页 |
3.2.3.2 山羊ASIP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 第42-43页 |
3.2.3.3 山羊ASIP基因磷酸化位点预测 | 第43-44页 |
3.2.3.4 山羊ASIP蛋白跨膜结构分析 | 第44页 |
3.2.3.5 山羊ASIP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 | 第44页 |
3.2.3.6 山羊ASIP蛋白二级结构的预测 | 第44-45页 |
3.2.3.7 ASIP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45-46页 |
3.3 ASIP基因在不同山羊中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46-50页 |
3.3.1 ASIP基因半定量PCR试验循环数的确定 | 第46-47页 |
3.3.2 酉州乌羊不同组织中ASI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第47-48页 |
3.3.3 渝东白山羊不同组织中ASIP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 | 第48-49页 |
3.3.4 酉州乌羊和渝东白山羊组织中ASI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第49-50页 |
3.4 ASIP基因在不同品种山羊股四头肌中表达量与IMF的分析 | 第50-53页 |
3.4.1 ASIP基因在不同品种山羊股四头肌中的相对表达量 | 第50-51页 |
3.4.2 不同品种山羊股四头肌肌内脂肪含量 | 第51-52页 |
3.4.3 不同品种山羊ASIP基因与股四头肌IMF之间的联系 | 第52-53页 |
4 讨论 | 第53-55页 |
4.1 ASIP基因序列分析 | 第53页 |
4.2 ASIP基因CDS区的扩增以及序列分析 | 第53-54页 |
4.3 ASIP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 第54-55页 |
4.4 ASIP基因与肌内脂肪沉积关系 | 第55页 |
5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件 | 第62-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