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北部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
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4页 |
1.1 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17-21页 |
1.1.1 浮游植物的生态地位与作用 | 第17-19页 |
1.1.2 浮游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 第19-21页 |
1.2 浮游生物与环境因素 | 第21-27页 |
1.2.1 影响浮游植物的环境因素 | 第21-24页 |
1.2.2 影响浮游动物的环境因素 | 第24-27页 |
1.3 定量分析在浮游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 第27-29页 |
1.4 南海北部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概述 | 第29-32页 |
1.4.1 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 | 第29-31页 |
1.4.2 南海北部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 | 第31-32页 |
1.5 本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32-3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4-38页 |
2.1 调查站位及采样时间 | 第34页 |
2.2 样品采集、处理和分析 | 第34-35页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5-38页 |
2.3.1 浮游生物种类组成 | 第35-36页 |
2.3.2 浮游生物多样性分析 | 第36页 |
2.3.3 浮游生物群落划分 | 第36-37页 |
2.3.4 指示种分析 | 第37页 |
2.3.5 生态适应性分析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调查海域环境因素特征 | 第38-50页 |
第四章 北部湾北部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 | 第50-100页 |
4.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其时空变化 | 第50-54页 |
4.1.1 种类组成 | 第50-51页 |
4.1.2 种类数的时空变化 | 第51-52页 |
4.1.3 生态类群 | 第52-53页 |
4.1.4 种类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第53-54页 |
4.2 浮游植物数量变化 | 第54-62页 |
4.2.1 浮游植物数量的季节变化 | 第54页 |
4.2.2 细胞丰度与叶绿素a浓度的水平变化 | 第54-59页 |
4.2.3 影响丰度与叶绿素a浓度的环境因素 | 第59-62页 |
4.3 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 | 第62-70页 |
4.3.1 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季节变化 | 第62-64页 |
4.3.2 浮游植物优势种的水平分布 | 第64-68页 |
4.3.3 影响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环境因素 | 第68-70页 |
4.4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 第70-93页 |
4.4.1 群落划分 | 第70-75页 |
4.4.2 群落多样性 | 第75-80页 |
4.4.3 各群落优势种类组成 | 第80-84页 |
4.4.4 群落指示种 | 第84-93页 |
4.5 讨论 | 第93-100页 |
4.5.1 北部湾北部浮游植物组成 | 第93-95页 |
4.5.2 影响浮游植物组成和分布的环境因素 | 第95-97页 |
4.5.3 浮游植物优势种类形态学功能 | 第97页 |
4.5.4 浮游植物群落演替与营养盐的关系 | 第97-100页 |
第五章 北部湾北部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 | 第100-151页 |
5.1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其时空变化 | 第100-105页 |
5.1.1 种类组成 | 第100页 |
5.1.2 种类数的时空变化 | 第100-103页 |
5.1.3 生态类群 | 第103-104页 |
5.1.4 种类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第104-105页 |
5.2 浮游动物数量变化 | 第105-109页 |
5.2.1 丰度与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 第105-106页 |
5.2.2 丰度与生物量的水平变化 | 第106-108页 |
5.2.3 影响丰度变化的环境因素 | 第108-109页 |
5.3 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组成 | 第109-118页 |
5.3.1 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的季节变化 | 第109-112页 |
5.3.2 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的水平分布 | 第112-116页 |
5.3.3 影响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的环境因素 | 第116-118页 |
5.4 浮游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 | 第118-141页 |
5.4.1 群落划分 | 第118-123页 |
5.4.2 群落多样性 | 第123-129页 |
5.4.3 各群落优势种类组成 | 第129-133页 |
5.4.4 各群落指示种 | 第133-141页 |
5.5 讨论 | 第141-151页 |
5.5.1 北部湾北部浮游动物组成 | 第141-145页 |
5.5.2 影响浮游动物分布变化的环境因素 | 第145-147页 |
5.5.3 优势种类的生态适应 | 第147-148页 |
5.5.4 浮游动物群落演替与水系消长的关系 | 第148-151页 |
第六章 营养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耦合关系 | 第151-162页 |
6.1 夏季骨条藻藻华 | 第151-155页 |
6.2 秋季棕囊藻藻华 | 第155-159页 |
6.3 讨论 | 第159-162页 |
6.3.1 骨条藻藻华 | 第159-160页 |
6.3.2 棕囊藻藻华 | 第160-16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62-164页 |
7.1 主要成果 | 第162-163页 |
7.2 创新之处 | 第163页 |
7.3 不足之处 | 第163页 |
7.4 展望 | 第163-164页 |
附表1 北部湾北部网采浮游植物种类名录表 | 第164-175页 |
附表2 北部湾北部网采浮游动物种类名录表 | 第175-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215页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第215-216页 |
致谢 | 第216-2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