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Ⅰ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铜副族(IB族金属元素)论文--金Au论文

金纳米结构的构筑及其折射率传感性质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5页
    第一节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简介第11-16页
        1.1.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形成与表现形式第11-13页
        1.1.2 LSPR理论及影响因素第13-16页
    第二节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第16-24页
        1.2.1 溶液相合成法第16-19页
        1.2.2 自上而下刻蚀的构筑方法第19-20页
        1.2.3 非传统的刻蚀技术第20-24页
    第三节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的应用第24-33页
        1.3.1 传感检测第24-29页
        1.3.2 增强谱学第29-33页
        1.3.3 光热治疗第33页
    第四节 本论文的选题及设计思路第33-35页
第二章 自组装法构筑金纳米结构第35-53页
    第一节 引言第35-36页
    第二节 实验部分第36-37页
        2.2.1 实验材料第36页
        2.2.2 基底的处理与修饰第36页
        2.2.3 金纳米粒子溶胶的制备第36-37页
        2.2.4 金纳米结构的构筑第37页
        2.2.5 金纳米结构的加热处理第37页
        2.2.6 表征仪器第37页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第37-52页
        2.3.1 金纳米粒子溶胶的制备第37-38页
        2.3.2 沉积时间对于金纳米结构的影响第38-43页
        2.3.3 金纳米粒子溶胶离子强度对于金纳米结构的影响第43-49页
        2.3.4 加热处理对于金纳米结构的影响第49-52页
    第四节 小结第52-53页
第三章 基于金纳米结构的折射率传感性质研究第53-70页
    第一节 引言第53-54页
    第二节 实验部分第54-55页
        3.2.1 实验材料第54页
        3.2.2 溶剂折射率的测定第54页
        3.2.3 金纳米结构折射率传感性质的测定第54-55页
        3.2.4 仪器设备第55页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第55-68页
        3.3.1 溶剂折射率的测定第55-56页
        3.3.2 不同纳米结构LSPR峰的折射率传感性质第56-65页
        3.3.3 粒子间耦合效应对于折射率传感性质的影响第65-66页
        3.3.4 加热处理对于纳米结构折射率传感性质的影响第66-68页
    第四节 小结第68-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88页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偶氮苯和酰肼基元有机凝胶的光响应与氟离子比色传感性能研究
下一篇:氮掺杂炭纳米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