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论文

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和降血脂药三联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英文缩写词第7-8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3页
    1.1 (综述一)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第9-16页
        1.1.1 血管性痴呆(V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第9-10页
        1.1.2 血管性痴呆(VD)的流行状况第10-11页
        1.1.3 血管性痴呆(VD)的诊断第11-12页
        1.1.4 血管性痴呆(VD)的治疗第12-16页
    1.2 (综述二)中医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第16-23页
        1.2.1 中医对VD病名的认识第16页
        1.2.2 中医对VD病因病机的研究第16-18页
        1.2.3 中医药对VD的治疗第18-23页
第二章 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和降血脂药三联疗法的临床意义及药物组成依据第23-24页
    2.1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3页
    2.2 本试验所选药物的组成依据第23-24页
第三章 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和降血脂药三联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第24-46页
    3.1 资料与方法第24-28页
        3.1.1 临床资料第24页
        3.1.2 病例选择与分组第24-26页
        3.1.3 诊断标准第26-27页
        3.1.4 纳入标准第27页
        3.1.5 排除标准第27-28页
    3.2 试验方法第28-29页
        3.2.1 试验用药名称和规格第28页
        3.2.2 服药方法第28-29页
        3.2.3 基础用药第29页
    3.3 观察项目第29-30页
        3.3.1 观察指标第29页
        3.3.2 观测时间第29-30页
    3.4 疗效与安全性评定标准第30-31页
        3.4.1 疗效评定标准第30-31页
        3.4.2 不良事件评定标准第31页
    3.5 统计学方法第31页
    3.6 试验结果第31-37页
        3.6.1 智力、认知结果比较第31-32页
        3.6.2 疗效结果比较第32页
        3.6.3 不良事件及临床安全性比较第32-37页
    3.7 讨论第37-39页
    3.8 附录第39-46页
第四章 总结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致谢第52-53页
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申请表第53-54页
专业组项目研究团队说明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皮层厚度空间纹理特征的阿尔茨海默症的分类研究
下一篇:海绵窦区罕见肿瘤的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