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北京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第10页
    1.3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1 理论意义第10页
        1.3.2 现实意义第10-11页
    1.4 研究现状第11-14页
        1.4.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4.2 国外经验介绍第13-14页
    1.5 研究思路第14页
    1.6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6-19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16-17页
        2.1.1 城市管理第16页
        2.1.2 行政执法第16页
        2.1.3 综合行政执法第16-17页
        2.1.4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第17页
    2.2 理论基础第17-19页
        2.2.1 治理现代化理论第17-18页
        2.2.2 整体性政府理论第18-19页
第三章 北京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主要现状第19-31页
    3.1 北京市总体环境秩序概况第19页
    3.2 北京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发展历程第19-22页
        3.2.1 之前的执法实践(1997年之前)第20页
        3.2.2 起步试点阶段(1997年5月至2000年9月)第20-21页
        3.2.3 全面铺开阶段(2000年9月至2002年9月)第21页
        3.2.4 职权扩大阶段(2002年9月至2010年)第21页
        3.2.5 发展新时期(201 1年至今)第21-22页
    3.3 北京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概况第22-31页
        3.3.1 执法队伍概况第23页
        3.3.2 “大城管模式”第23-28页
        3.3.4 执法重心下移第28-30页
        3.3.5 物联网科技支撑第30-31页
第四章 北京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问题分析第31-37页
    4.1 法制建设严重滞后第31-33页
        4.1.1 执法主体资格备受质疑第31页
        4.1.2 执法依据过于庞杂第31-32页
        4.1.3 执法案由存在冲突第32-33页
        4.1.4 执法行为法律监督缺失第33页
        4.1.5 法制建设严重滞后的原因分析第33页
    4.2 执法方式过于偏执第33-35页
        4.2.1 忽视街面谋生群体生存需求第33-34页
        4.2.2 忽视市民群众正当生活需求第34页
        4.2.3 执法方式过于偏执的原因分析第34-35页
    4.3 社会参与度不高第35-37页
        4.3.1 社会组织发育水平较低第35页
        4.3.2 社区城市管理功能虚弱第35页
        4.3.3 社会参与层次较低第35-36页
        4.3.4 社会参与度不高的原因分析第36-37页
第五章 北京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对策第37-42页
    5.1 加快法制建设步伐第37-38页
        5.1.1 推进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顶层立法第37页
        5.1.2 加强法律法规整合第37页
        5.1.3 加强执法行为法律监管第37-38页
    5.2 改进创新执法方式第38-39页
        5.2.1 灵活运用疏堵结合措施第38页
        5.2.2 建立摊贩许可证制度第38-39页
        5.2.3 探索环境信用评价体系第39页
    5.3 扩大社会参与第39-42页
        5.3.1 大力培育服务城管社会组织第39-40页
        5.3.2 强化依托社区自治管理第40页
        5.3.3 有效提升社会参与层次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帽子”安全漏洞挖掘的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信息共享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