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五官科论文--眼科论文

加减定痫丸治疗肝风痰瘀型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引言第9-10页
资料与方法第10-17页
    1 研究对象第10页
    2 病例选择第10-12页
        2.1 诊断标准第10-11页
        2.2 纳入标准第11页
        2.3 排除标准第11页
        2.4 剔除标准第11页
        2.5 脱落标准第11-12页
        2.6 中止标准第12页
        2.7 病例脱落原因第12页
        2.8 脱落病例的处理第12页
    3 试验设计第12-14页
        3.1 试验类型第12页
        3.2 病例样本估算第12-13页
        3.3 分组方法第13页
        3.4 治疗方法第13页
        3.5 药品来源及相关说明第13-14页
    4 观察指标第14页
        4.1 一般指标第14页
        4.2 疗效性指标第14页
        4.3 安全性观察第14页
        4.4 不良反应观察第14页
    5 疗效评定标准第14-15页
        5.1 单项症状疗效评定标准第14页
        5.2 总体疗效第14-15页
    6 不良反应评价第15页
        6.1 不良反应程度分级第15页
        6.2 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的相关性评估第15页
    7 安全性评价第15页
    8 质量控制第15-16页
    9 统计学处理方法第16页
    10 技术路线示意图第16-17页
结果第17-24页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第17页
    2 基线资料可比性分析第17-19页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第17页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在Cohen分级分布的分析第17-18页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单项中医证候分值的分析第18页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总积分分析第18-19页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安全性指标分析第19页
    3 疗效性分析第19-22页
        3.1 两组患者治疗后单项中医证候疗效分析第19-20页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分析第20-21页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hen分级分布的分析第21-22页
        3.4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的分析第22页
    4 不良反应评价第22页
    5 安全性评价第22-24页
分析与讨论第24-34页
    1 祖国医学对眼睑痉挛的认识和研究现状第24-26页
        1.1 中医的病因病机第24页
        1.2 中医药治疗现状第24-26页
    2 现代医学对眼睑痉挛的认识及研究现状第26-28页
        2.1 现代医学对眼睑痉挛的认识第26页
        2.2 眼睑痉挛的发病机制第26-27页
        2.3 眼睑痉挛的药物治疗第27-28页
    3 睑痉挛强度分级(Cohen分级)的选择第28页
    4 加减定痫丸的组方依据第28-31页
        4.1 定痫丸的运用研究第28-29页
        4.2 立方依据第29页
        4.3 组方分析第29-30页
        4.4 主要药物功效分析及药理分析第30-31页
    5 疗效分析第31-33页
        5.1 对肝风痰瘀型眼睑痉挛患者中医证候的疗效分析第31-32页
        5.2 对肝风痰瘀型眼睑痉挛患者的睑痉挛强度分级(Cohen分级)的疗效分析第32-33页
    6 安全性分析第33页
    7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第33-34页
结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附录第37-47页
文献综述第47-52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历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针刺治疗气郁痰阻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基于肌电生物反馈探讨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腕背伸功能障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