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7-21页 |
1.3.1 研究实施条件 | 第17-18页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3 研究思路架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与中德政策及现状 | 第21-33页 |
2.1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1.1 留学交换的概念发展和特点 | 第21-22页 |
2.1.2 计划行为理论的定义及完善 | 第22-26页 |
2.2 德国留学输出现状及我国对来华留学生相关政策 | 第26-33页 |
2.2.1 德国在校大学生留学输出现状 | 第26-27页 |
2.2.2 德国对华输入留学生现状 | 第27-29页 |
2.2.3 我国对来华留学生的相关政策 | 第29-33页 |
第三章 对德国大学生来华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41页 |
3.1 两国政治国家层面影响 | 第33-35页 |
3.1.1 两国政治制度情况 | 第33-34页 |
3.1.2 德国民众的普遍政治观点 | 第34-35页 |
3.2 两国经济发展层面影响 | 第35-36页 |
3.2.1 两国经济制度 | 第35页 |
3.2.2 两国间经贸关系 | 第35-36页 |
3.2.3 两国间投资和就业机会 | 第36页 |
3.3 两国社会文化层面影响 | 第36-38页 |
3.3.1 宗教文化方面 | 第36-37页 |
3.3.2 文化认同方面 | 第37页 |
3.3.3 生活习惯差异 | 第37-38页 |
3.4 其他影响方面影响 | 第38-41页 |
3.4.1 客观条件因素影响 | 第38-39页 |
3.4.2 主流媒体影响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围绕影响因素展开模型研究设计 | 第41-47页 |
4.1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 第41-43页 |
4.1.1 模型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2页 |
4.1.2 基于理论的结构模型设计 | 第42-43页 |
4.1.3 基于理论的模型方程构建 | 第43页 |
4.2 基于模型研究的问卷设计 | 第43-45页 |
4.2.1 基于模型的研究假设 | 第43-44页 |
4.2.2 问卷思路的总体设计 | 第44页 |
4.2.3 基于模型的量表设计 | 第44-45页 |
4.3 问卷发放与收集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47-61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7-50页 |
5.1.1 个人基本信息 | 第47-48页 |
5.1.2 个人经验数据 | 第48-49页 |
5.1.3 留学交换意向行为 | 第49-50页 |
5.1.4 留学交换个人倾向 | 第50页 |
5.2 基于模型假设的验证分析 | 第50-57页 |
5.2.1 量表信度分析 | 第51页 |
5.2.2 问卷效度分析 | 第51-52页 |
5.2.3 探究性因子分析 | 第52-53页 |
5.2.4 结构模型验证 | 第53-57页 |
5.3 其他因素重要性程度分析 | 第57-61页 |
5.3.1 “不希望”进行留学交换中各因素重要性测度 | 第57-58页 |
5.3.2 留学交换主要目的中各因素重要性测度 | 第58-59页 |
5.3.3 选择中国高校各因素重要性测度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第61-65页 |
6.1 结论分析 | 第61-62页 |
6.2 发现的问题 | 第62-63页 |
6.3 改进对策及建议 | 第63-64页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 第69-71页 |
附录1: 中文问卷翻译 | 第71-73页 |
附录2: 原版英文问卷 | 第73-77页 |
附录3: 原版德文问卷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