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S协议网络拓扑发现及异常检测技术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1-14页 |
第二章 IS-IS协议安全机制与脆弱性分析 | 第14-25页 |
2.1 IS-IS协议简介 | 第14-20页 |
2.1.1 IS-IS路由协议报文结构 | 第14-17页 |
2.1.2 IS-IS协议寻址 | 第17-18页 |
2.1.3 IS-IS协议工作机制 | 第18-20页 |
2.2 IS-IS协议的安全机制 | 第20-22页 |
2.2.1 层次化的路由机制 | 第21页 |
2.2.2 泛洪与反击机制 | 第21-22页 |
2.2.3 报文的认证机制 | 第22页 |
2.3 IS-IS协议的脆弱性 | 第22-24页 |
2.3.1 RemainingTime置0攻击 | 第22-23页 |
2.3.2 序列号加一攻击 | 第23页 |
2.3.3 无效路由注入攻击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抵抗路由欺骗的拓扑发现算法 | 第25-37页 |
3.1 当前拓扑发现算法缺陷 | 第25-27页 |
3.1.1 基于DNS协议的拓扑发现 | 第25页 |
3.1.2 基于SNMP协议的拓扑发现 | 第25-26页 |
3.1.3 基于ARP协议拓扑发现 | 第26页 |
3.1.4 基于ICMP协议的拓扑发现 | 第26-27页 |
3.2 抵抗路由欺骗的拓扑发现算法描述 | 第27-33页 |
3.2.1 算法实现流程 | 第30-31页 |
3.2.2 数据解析与拓扑分析 | 第31-32页 |
3.2.3 真实性检测 | 第32-33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3-36页 |
3.3.1 常规路由环境测试 | 第33-34页 |
3.3.2 路由欺骗环境测试 | 第34-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IS-IS协议异常检测技术研究 | 第37-47页 |
4.1 当前网络异常检测技术 | 第37-38页 |
4.1.1 定时获取路由器路由表进行网络异常检测 | 第37页 |
4.1.2 通过ICMP协议进行网络异常检测 | 第37页 |
4.1.3 通过SNMP协议进行网络异常检测 | 第37-38页 |
4.1.4 通过路由协议数据进行异常检测 | 第38页 |
4.2 路由事件驱动的状态转移异常检测 | 第38-46页 |
4.2.1 路由事件定义 | 第38-39页 |
4.2.2 路由事件识别 | 第39-40页 |
4.2.3 路由事件驱动的状态转移检测模型 | 第40页 |
4.2.4 异常状态转移矩阵 | 第40-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IS-IS路由异常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7-61页 |
5.1 整体模块设计 | 第47-48页 |
5.2 系统设计 | 第48-57页 |
5.2.1 系统工作流程 | 第48-49页 |
5.2.2 信息采集模块 | 第49-51页 |
5.2.3 拓扑生成模块 | 第51-52页 |
5.2.4 路由事件生成模块 | 第52-55页 |
5.2.5 异常检测模块 | 第55-57页 |
5.3 功能测试 | 第57-59页 |
5.3.1 测试环境 | 第57-58页 |
5.3.2 测试结果 | 第58-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本文主要工作 | 第61页 |
6.2 下一步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